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学校道德教育的有限、有效与有道德

发布时间:2017-10-21 05:05

  本文关键词:学校道德教育的有限、有效与有道德


  更多相关文章: 学校道德教育 有限性 有效性 道德性


【摘要】:在对学校道德教育的评价中,有限性是一个前提,有效是限度内的有效。衡量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应抛弃追求经济短期利益的标准,以是否合乎道德作为判断的依据,这才是学校德育真正应该追求的目标。
【作者单位】: 济宁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
【关键词】学校道德教育 有限性 有效性 道德性
【基金】:济宁学院2010年度科研基金项目“德育有限视角下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研究”(2010SKLX0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10
【正文快照】: 在对学校道德教育的评价中,“有限”与“有效”似乎是一对矛盾,消解着人们对道德教育的信心。因为既然德育作用有限,又何必花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换句话说,之所以在德育上有那么多的投入,无非是对德育的实效性或有效性抱有较高的期望。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中正确认识和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陆有铨;;“道德”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依据[J];中国德育;2008年10期

2 杜时忠;;三论“德育实效”[J];江苏教育;2009年08期

3 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J];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4 孙彩平;道德阈限与道德教育的禁忌[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檀传宝;德性只能由内而外地生成——试论“新性善论”及其依据,兼答孙喜亭教授[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6 喻学林;;论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的“不道德遭遇”与学校德育的有限性[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孙艳;德育模式:从"控制封闭型"到"自主开放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潘善斌;论惩罚性赔偿制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安仲森;;基于社会行动模式理论的高校德育实践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叶雷,陈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6 李银慧;;从教育哲学视角窥探教师职业幸福[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高峰;;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石春梅;;家庭结构变迁下的课程德育建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9 徐晓宁;;大学生幸福观误区及教育路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闫春梅;;教育关注儿童可能生活[J];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朱家良;;参与体验促感悟 构建德育新模式[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吴永远;;中小学校长职业幸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个案[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3 邓万生;;立德践行,学会做人,育合格中职生——承国学精华,行“五讲、四美”,创“八无”班级,做“四有”中职生[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虹;彭娟;谢迪;韩棹渭;;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A];学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7年

5 吴健;;创设发展小学生诚实守信品格的校园文化[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刘泱育;;新闻事件“原因分析”的历史检视[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田兴国;;水浒忠┕壅逡閇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8 初明利;张坤;;恩德文化与大学生恩德观教育[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9 冯振环;王莉娜;冯领香;;京津冀都市圈脆弱性水平差异的致因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7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8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潘进强;当代中学生的幸福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燕妮;“中学导师制”管理在普通高中的实践与反思[D];苏州大学;2010年

4 郁蓓蓓;德育生活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上的情境创设[D];苏州大学;2010年

5 朱春阳;德育教育的社会化探讨[D];苏州大学;2010年

6 倪琳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任务教学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金琪;高中学优生群体的德育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高峰;高校全方位德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琳琳;大众传媒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久梅;大众文化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喜亭;学生德性或德行能由内而外的生成吗?[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2 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概念与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阎孟伟;;“道德危机”及其社会根源[J];道德与文明;2006年02期

4 檀传宝;关于席勒的两个命题的阐释——兼论审美活动的善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04期

5 鲁洁;实然与应然两重性: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6 袁锐锷;西方著名德育思想家论理性与有道德的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7 檀传宝;德性、德性生活的实存与历史──对于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本质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0年01期

8 喻学林;;从德育功能看学校德育的有限性[J];教育科学;2006年03期

9 檀传宝;论道德教育的可能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11期

10 孙彩平;当代道德的嬗变与教育的道德定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万学;;道德教育可否作为专门的课程开设?[J];教育评论;1993年05期

2 陆幼雅;中美两国学校道德教育基本特点比较研究[J];教书育人;2003年14期

3 丁庆如;浅析学校道德教育合理性基础[J];教书育人;2003年18期

4 李戬;葛琛;郑富兴;;文化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德育——“第四次中国道德教育高层论坛”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10期

5 谭青惠,原鸟升;社会转型期学校道德教育的着力点[J];山西成人教育;1998年07期

6 蒋洁霞;论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弊与治[J];探求;2002年03期

7 陈平;;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误区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2年04期

8 许列东;浅谈开展学校道德教育[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4年04期

9 于洪燕;易连云;;传统“道德”概念的历史演变对学校德育的现代启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肖川;;道德教育的目标[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建;;市场经济与学校道德教育[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陈顺森;张日f;;箱庭疗法缓解初中生考试焦虑有效性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桑红军;;浅谈教学中的实与活[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郭德俊;李玲;;改善学习动机和学业成就的自我功效途径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廖大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刍议[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6 郭强华;;师徒帮带体会[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7 张宏宇;;大学生心理评估系统的建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王立伟;;小学生交往心理及其引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顺梅;汪云;;大学生心理普查中的测验误差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曹筱燕;陈楚侨;宗纪刚;史艳芳;王玉娜;;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应对灵活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平 魏为q,

本文编号:10714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0714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0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