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行知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浅析陶行知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博大精深的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我们深化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他的教育教学观点因其广泛的实践性和实在而深刻的理论内涵,对广大的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工作实践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方法方面的重要作用。希望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默契配合和协调互动。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一、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入,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已经行不通了。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倡导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现代教师课堂教学的新思路。素质教育不仅指文化素质教育,更为重要的是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谌安荣;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9期
2 阮素莲;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与儿童创造力培养[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应治召;浅论学会学习[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高艳平;;音乐教学要教会学生“做”与“学”——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涂怀京;;陶行知学习能力培养思想的当代价值[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小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鄂州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陈烨;;试论三生教育的内涵和现状调查[J];才智;2012年29期
3 杨莲清;;学习本质初探[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6年05期
4 李红梅;;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三三”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5 刘义;;学会学习之建构主义解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3期
6 许静;;从发展学习能力的角度看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7 黎凤环,鞠红霞;高职教育应重视教学生学会学习[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杨洁,李小平;中小学生创造性问题解决差异的质化研究[J];教育探索;2004年03期
9 史维维;;关于幼师公共英语先学后教的再思考[J];神州;2013年02期
10 商和功;周红利;;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伟丽;生活中的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磊;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东莉;研究生个人网一学习环境的构建[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国清;面向生活的中学地理教育理论和实践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唐庆;中学英语教师对新课程学习策略的认同感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吴淑琰;结合真实生活背景的中学化学教学研究与实践[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7 林国耀;大学生学习能力的量表编制与现状测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林梅玉;“生活教育”理念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回归[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研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姝;蒙古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倦怠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韩庆祥;能力本位论与21世纪中国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2 涂怀京;;陶行知学习能力培养思想探析[J];生活教育;2006年05期
3 韩庆祥,雷鸣;能力建设与当代中国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笑伟;;略论陶行知在教育理论上的贡献[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2 涂艳国;;科学教育理论的历史考察[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年04期
3 孙贵权;关于教育基本概念的创新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蒋玉英;科学教育理论下的“活力课堂”[J];文教资料;2005年22期
5 赵同森;;试论教育的灵魂[J];教育与职业;2006年27期
6 邹一斌;;个人成长的新修炼[J];现代教学;2007年05期
7 董洪亮;;教育理论建设中的类比问题[J];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8 蒋文棣;;从杜威看教育理论的原创建设[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白明亮;;理论的话语与实践的视域——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关系的本原性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07期
10 张园园;;论新时期教师师德之内涵[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寅平;薛晓明;;略论邓小平的教育理论及其指导意义[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2 张瑞t,
本文编号:1148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148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