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美德是否可教——论苏格拉底的德性教化

发布时间:2017-11-06 22:29

  本文关键词:美德是否可教——论苏格拉底的德性教化


  更多相关文章: 美德 德性教化 道德教学


【摘要】:"美德是否可教"是德育理论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之一。苏格拉底对美德可教性命题的探讨充满悖论,不同语境下的表达并不统一,其实质是对"美德"和"教"理解的分歧。苏格拉底抛弃传统教授美德方式,采取另外一种"教",即对自己的灵魂中的道德观念、道德概念进行省察。但是其囿于对德性概念的普遍本质的偏执追求,没有适当地区分德性的不同类别,以致无法适当地处理实践与理性之间的紧张关系,苏格拉底美德命题遭遇批判。无论直接道德教育还是间接道德教学都有其限度,只有对两种教的方式进行扬长避短的综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作者单位】: 鲁东大学教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美德可教吗?这是道德教育的前提性问题。从古希腊开始,该问题一直是哲学家、教育家议论不绝的话题。从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到赫尔巴特、叔本华、杜威、柯尔伯格等对该问题都有深入思考。作为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经典命题,“美德可教”探讨美德的存在形式及其传达性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仲航;;杰斐逊式民主与“美国精神”[J];法制与社会;2009年29期

2 杨娇珍;;论现代性语境中德性的解构与重建[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3 高山奎;;施特劳斯与中国问题——兼论中国“施特劳斯现象”的理论缘起、实践效应及其评价[J];理论探讨;2013年02期

4 高国希;;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5 吕秋芳;杨凌;;创新德育模式,践行“八荣八耻”[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谭维智;;试论老庄道德教育的“减法”原理[J];教育学报;2008年02期

7 潘希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上的理论困境与出路[J];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01期

8 余玉花;;解析道德教育的时代困境[J];伦理学研究;2008年04期

9 陈颀;;超越法律职业主义——中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反思和展望[J];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玉花;;论道德教育的现代困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升平;自然正当、虚无主义与古典复归[D];复旦大学;2011年

2 李金鑫;道德能力的道德哲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山奎;列奥·施特劳斯犹太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王涛;朝向善:对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中目的论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何良安;为了幸福[D];复旦大学;2007年

6 刘丙元;当代道德教育价值危机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冯永刚;制度架构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潘希武;学校道德教育的路径转变与作用界定[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谭维智;道德减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贺兰;当代中国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晓波;从教育的视角看柏拉图对正义的辩护[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2 邓倩文;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郑双;文本释读的尝试[D];湘潭大学;2006年

4 卢莹;教会道德选择:当代中学德育的发展方向[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静超;论卢梭的公意与自由及其古典主义倾向[D];同济大学;2008年

6 苏光恩;诸神之争与美好生活——重提《刺猬的温顺》中的伯林与施特劳斯之争[D];浙江大学;2009年

7 张洪菁;老子的人生哲学对革新道德教育理念的启示[D];西南大学;2009年

8 孔令新;哲人与城邦的冲突及出路:柏拉图政治哲学新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振湘;培育大学生和谐品格的审美教育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陈兆旺;二十世纪共和主义的先声——阿伦特公民美德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玉龙,洪宪遵;塑造一代新人的奠基工程[J];教育探索;2000年08期

2 陈蔷;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全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10年纪念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02期

3 倪颖;;由“美德是否可教”引发的思考[J];江海纵横;2008年06期

4 赵惠锁;浅谈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的诸对关系[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4年10期

5 沈肃言,刘美玉;历史传统美德教育的整体性与层次性[J];历史教学问题;1994年05期

6 张国祥;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陶铸少年儿童——记鞍山市铁西区红星小学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J];辽宁教育;1994年05期

7 谢铁山;构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立体化格局[J];北京教育;2002年03期

8 苏然;;美德教育从爱父母开始[J];教育;2008年04期

9 房俐;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版);1996年08期

10 郭立双,庞显志;关于新时期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新华;;寓“勤劳节俭”的美德教育于手拉手活动之中[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2 王殿卿;;弘扬传统美德 知荣辱树新人[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栾传大;;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培育中华民族精神[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万丽;谭英;赵士文;;公民人文科学素质内容建设研究[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泽晖;;孔子的人际观及其现实意义[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6 李因;;浅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后勤职工职业道德建设[A];实践与探索——北京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集[C];2002年

7 李因;;浅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后勤职工职业道德建设[A];校长论坛——北京高校校长论后勤社会化改革论文集[C];2003年

8 邹长新;吕光明;辛成会;李力;;强化职工道德建设 提高矿区文明程度[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余玉花;;论道德教育的现代困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10 远安县鸣凤镇孝行美德教育课题组;徐祖森;;构建三·三育人模式,培育一代孝美新人——《三规一体,孝行为本》课题实验研究[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海瑞;东胜区建设街道着力构建文明街道[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2 红桥区实验小学 崔慧敏;“三个结合”优化美德教育[N];天津教育报;2009年

3 苏海瑞;东胜区建设街道努力构建文明街道[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4 任玉梅 记者 王珂;顺城区在棚改新区倡导家庭美德教育[N];抚顺日报;2007年

5 天津市蓟县城关小学 李艳鹏;校园电视网络为美德教育搭建平台[N];天津教育报;2009年

6 于成哉 陈玉兰;以德治家 文明立家 节约持家[N];酒泉日报;2007年

7 逯阳;中华民族美德教育课一体化教学模式做法点滴[N];中国信息报;2004年

8 田雨;万名网民聚焦“继承中华美德健康快乐成长”网谈[N];人民日报;2004年

9 意成;构建和谐社会勿忘创建和谐家庭[N];廊坊日报;2007年

10 记者 沈洁;用童谣吟唱传统美德[N];嘉兴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亚杰;战后日本道德教学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鲁宁;美德教育缺失与重建的反思[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静波;美德伦理学与当代大学生美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囡;论道德教学之可能及其限度[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亚明;小学“心灵对话”道德教学模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福国;论古代语文的德性教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韩洁;小学学校道德教育现存的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静;为“教师中心”的道德教育辩护[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余彦;论作为德性实践的个体书写及其现代命运[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9 杨鑫;拟态环境下的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廖细春;学校德育的制度支持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49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149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9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