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高考补习生、中职生的应对方式与抗逆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5 17:09

  本文关键词:高考补习生、中职生的应对方式与抗逆力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学业挫折 应对方式 抗逆力 优势视角 心理健康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招生体制转变等一系列的社会变革背景之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逐步增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受到普遍关注。普高教师一方面在激烈的竞争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却不得不尝试在高考的高压下把学生的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鱼”和“熊掌”是否可以兼得?再看中职学校,学生整体素质下滑,教师在思考如何使学生的学业适应市场化的同时,,不得不花更大的精力研究解决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问题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的新问题,亟待我们寻找更好得途径来解决。随着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一种新的视觉——“优势视角”为我们探索青少年心灵注入了新的空气。抗逆力是优势视角的核心,抗逆力研究受积极心理学和预防科学的影响,其研究的终极目的是探索个人生存和成长的力量源泉,使逆境对个体的消极影响最小化,使个体的适应和成长最大化。高考补习生经历了高考的挫折,中职生经历了中考的挫折,在同样的学业挫折下,他们的学习态度截然相反,因此本文以两者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量表法、比较法调查分析他们的应对方式、抗逆力水平,研究抗逆力形成的相关因素,以及抗逆力与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关系等,探讨学校提升抗逆力的途径。 通过本研究调查,看到:(1)高考补习生与中职生都经历了学业挫折,但他们的应对方式不同。(2)抗逆力存在于学生本身,可以合理地被激发。学校可以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学生抗逆力水平。(3)学生的抗逆力水平不同,在良好的父母关系以及良好的经济状况下学生的抗逆力水平较高。和谐的家庭因素是形成学生良好抗逆力的主要因素。(4)负性抗逆力可以被诱导转化。学校针对中等抗逆力水平的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注负性抗逆力的转化。(5)高考补习生与中职学生的应对方式与抗逆力相关,成熟的应对方式与抗逆力正相关;而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与抗逆力水平负相关。在优势视角下,通过家校联系,关注学生个体的心理,给与积极、科学、合理的支持,有利于形成学生成熟的应对方式,从而提升抗逆力水平。 本文在对量表结果分析的过程中:特别针对我们所在地为少数民族地区,着重对少数民族因子进行了分析;对高考补习生、中职生的应对方式以及抗逆力做了研究;对弱抗逆力与负性抗逆力之间的区别有了较深的认识体会,并认识到以往中职学校在学生心理教育过程中应该和可以改进之处。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国秀;;抗逆力研究及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3期

2 井世洁;初中学生的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4期

3 蔡元云;新一代的解构与重建:香港经验[J];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07期

4 孙召路;;挫折情境中青少年抗逆力的培育[J];青年探索;2007年06期

5 沈之菲;;青少年抗逆力的解读和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01期

6 王文明,张殷,李凡,张跃琴,曹霞,张桂芝;大屯矿区离异家庭学生心理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2年04期

7 梁宝勇;应对研究的成果、问题与解决办法[J];心理学报;2002年06期

8 李育辉,张建新;中学生人格特质、主观应激与应对风格之间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4年01期

9 向群英;;贫困大学生抑郁心理的干预研究——团体心理辅导与自我教育[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田国秀;;从抗逆力视角对“问题青少年”实施干预[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11期



本文编号:1226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226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1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