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网络学习空间的构想与实现
本文关键词:中职学校网络学习空间的构想与实现
【摘要】:建立网络学习空间,让电子产品成为学习工具,使师生突破时间、空间、组织的藩篱,实现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有效互动,创造一种泛在的学习环境,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作者单位】: 江西工程高级技工学校;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发展、普及的势头锐不可挡,现如今年轻人热衷于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时尚电子产品是不争的事实,人们的生活正在被智能电子产品潜移默化的改变着,身处信息时代的学生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电子产品成为伴随其课余时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驰;刘福德;;基于魔灯的互动学习与自主学习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24期
2 朱珂;张瑾;;网络环境下的多向互动学习策略探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王秀芝;邹霞;;终身学习中网络互动学习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27期
4 黄东有;;互动学习观与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12期
5 王师洪;;学生偏差互动探讨[J];雅安职业技术院学报;2003年04期
6 徐苗;国外特色儿童互动学习网站介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02期
7 龙玲;学科间互动学习研究的重要性[J];广西医学;2004年01期
8 周丽琴;陆星梅;;基于白板的互动学习之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年02期
9 聂淑香;;“自主——互动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与尝试[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18期
10 裘伟廷;;泛在学习——后现代远程教育的崛起[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雯;;从西方现代教育改革运动看教育心理学的发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章凯;;兴趣研究对教与学的启示[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刘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建立教与学的新秩序[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4 邱仁建;;教与学效果考核方案——分差率考核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5 何际平;;教育创新必须兼顾教与学两个方面[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6 李亚卿;;基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与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贺玉龙;;丰富课堂教学的几种教学方法的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8 徐瑞泰;;“一节好课”必备的“三大要素”[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9 崔定升;;教学过程矛盾运动的理论及其数学模型与实践模式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10 王飞跃;;我的教学梦[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中涞 石东方;从国外一堂课谈新课程下的教与学[N];中国教师报;2005年
2 马晶秋;新课改下教与学的思考[N];甘肃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毛翠香;教与学的成功探索[N];青海日报;2004年
4 李树峰;怎样构建一个好课堂[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龚道敏;MP3伴我成长[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6 记者 周红松;信息化让教与学妙趣横生[N];中国教育报;2011年
7 王占伟;课改:教与学方式转变难的背后[N];中国教师报;2003年
8 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严育洪;在教与学之间留个“缺口”[N];江苏教育报;2010年
9 崔烈彪;浅议新课标的教与学[N];黔西南日报;2010年
10 北京 李奕;一网打尽教与学[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郁晓华;个人学习环境设计视角下自主学习的建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陈卫东;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菊;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视角下的教与学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谌安荣;阐释与反思:《学记》教学哲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淑慧;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士果;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刘辉;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结果处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博靖;远程视频直播与互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田秋艳;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建构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戚雪;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研究性教与学的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晓霞;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应用与拓展[D];吉林大学;2007年
5 秦红斌;数字化评阅卷系统的教与学应用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世庆;基于移动终端的泛在学习系统的研究与实践[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叶有祥;网络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8 崔琦;学前教育主题网站的研究与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正晖;泛在学习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服务的研究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10 程鸽;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73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273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