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中学生迷信信念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8 16:22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迷信信念研究 出处:《西南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迷信信念 本土化 中学生 量表编制


【摘要】: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迷信信念与迷信行为,从哲学的角度看,所有的迷信都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反映。迷信信念是个体的某种虚幻的错误的观念,由个体自身的错误归因或观察学习产生,通过非关联性强化最终形成,并可能导致个体对某种特定事物的好恶,或产生一定的趋避行为。 中国独具一格的文化背景也产生了不同于西方的迷信信念,以鬼神观念为例,中国人的鬼神观不同于西方的“三位一体”而具有更广泛的内涵与外延。外国的心理学先驱对迷信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如Skinner从行为塑造的角度对迷信行为的产生做出了解释;Festinger则从认知失调的角度对迷信信念的传播机制进行了探讨。当代西方学者也编制了一些可以用来测量迷信信念的、具有良好信效度的研究工具,如Tobacyk的超自然信念量表和Zimbardo的超未来时间观念量表。但当前国内学者对迷信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研究者也通过对Tobacyk的超自然信念量表的本土化修订和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迷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先期研究的分析,一个具有良好信效度的专业测量工具对于迷信的研究与干预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因此本研究以中国中学生为对象,旨在编制符合其时代特征的迷信信念量表,并进一步考察中学生迷信信念水平的一般特点及其与自信、自尊和自立这些健全人格特征的关系。 本研究在文献收集、开放式调查和参考研究者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了含50个条目的初测量表,在对条目进行通俗度检验后对在重庆地区进行初测,有效回收648份初测问卷,参考项目分析与因素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条目的删减与修改,形成36条目的再测问卷,在川渝地区再次施测,有效回收1107份问卷,通过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最终形成了含6个维度,每维度4个条目,共24题的正式量表,并请四位本专业博士研究生进行了内容效度指数评定和内部一致性系数检验。随后通过3次在川渝地区的抽样调查,进行重测信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聚合效度与区分效度,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并对中学生迷信信念水平进行了描述统计和性别年级的差异比较,最后使用潜在类别分析对中学生迷信信念进行分类,并比较了不同类别的迷信信念在自信、自尊和自立人格水平上的差异。 本研究在方法上采用了比较前沿的心理测量与统计的方法及相应的统计软件包,主要包括用多种统计决策的手段如平行分析、最小平均偏相关系数、AIC和BIC指标判断保留适宜的因子数目;利用贝叶斯估计法计算因子负荷的95%可信区间;用组内相关系数考察量表的重测信度;对量表的跨性别适用性进行了测量等值性检验;并利用潜在剖面分析从质性研究的角度对中学生迷信信念进行考察;本研究还使用了新兴的结构方程模型软件包Mplus。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 (1)中学生迷信信念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主要包括:“灵魂不灭”、“超心灵学”、“神灵观念”、“传统巫术”、“命理预言”和“吉凶信号”6个维度,中学生中并不存在普遍的风水迷信信念。中学生的迷信信念水平普遍较低。总体上迷信信念水平随着年级的增加呈线性下降的趋势,但存在初二和高二两个波动期,表现出一定的四次函数变动趋势。 (2)本研究编制的中学生迷信信念量表的分量表和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6-0.92之间,四周重测信度在0.80-0.90之间;各分量表组合信度在0.62-0.78之间,平均变异抽取量在0.30-0.48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的主要拟合度指标在考虑了方法学效应后,χ2/df=2.187, CFI=0.907, TLI=0.883, SRMR=0.050, RMSEA=0.066;中学生迷信信念量表总分与超未来时间观念量表分数的相关在0.427-0.701之间(Ps0.01);与积极过去时间观分数的相关在0.089-0.256之间(相关系数0.089未达P0.05的显著性水平);与总体自信分数的相关在-0.192--0.313之间(Ps0.01);与自立总分在-0.072--0.0.235之间(相关系数-0.072未达P0.05的显著性水平);与二维自尊总分在-0.068--0.181之间(相关系数0.068未达P0.05的显著性水平)。跨性别测量等值性检验结果表明量表条目在不同性别的群体间具有相同的功能和意义。 (3)通过潜在剖面分析发现中学生的迷信信念依照其在不同维度上得分的概率倾向,可以将其划分为五个不同的类别,分别是低迷信信念类型,轻度客观唯心迷信信念类型,中度客观唯心迷信信念类型,重度客观唯心迷信信念类型和高迷信信念类型,这五种类型的人数依次递减,与描述统计指标的结果相互印证,同时也表明中学生中,与客观唯心迷信信念相关的“神灵观念”、“命理预言”和“吉凶信号”水平高于与主观唯心迷信信念相关的“灵魂不灭”、“超心灵学”和“传统巫术”水平。不同的迷信信念类型与自信、自尊和自立这些健全人格特征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其相关指标均达到统计显著与临床显著的水平。 提升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的纵向追踪、相关因素建模和复核效化则是后续研究中重点关注的部分。
[Abstract]:There are various superstitious beliefs and superstitious behaviors in people's daily life. From a philosophical point of view, all superstitions are a reflection of the idealist world view. Is a kind of illusory superstition belief individual's wrong ideas, by individual attribution error or observational learning, the relevance of strengthening final form, and may lead to a particular individual likes and dislikes things, or have a certain aversion behavior.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35.5;G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嘉;张进辅;;中学生数字偏好现状初步调查与分析[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乐国安,江国平;封建迷信与社会稳定[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3 孙岩;脑科学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04期

4 孙建国;当前我国学生中的鬼神迷信思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报告[J];科学与无神论;2003年06期

5 史静t$;莫显昆;孙振球;;量表编制中内容效度指数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2期

6 关增建;;在巫术和迷信的丛林中萌生——关于科学起源问题的思考[J];科技导报;2008年21期

7 朱岚;;论儒佛孝道观的歧异[J];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01期

8 姚周辉;论原始先民灵魂、鬼神观念产生发展的轨迹及其要素[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黄希庭,范蔚;人格研究中国化之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10 韦嘉;龚勋;张春雨;张进辅;;四川地区震后2年初中生超自然信念水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1346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346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b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