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省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价值、目标与路径

发布时间:2018-01-11 20:07

  本文关键词:省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价值、目标与路径 出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特色办学 综合集成


【摘要】:在我国教师教育发展转型的历史条件下,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对省属师范大学彰显办学特色具有独特的价值。省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根本目标,是通过高质量的教师培养、对教育机构的引领示范和对政府部门的政策咨询,服务区域教师特别是基础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实施"综合集成战略",有机整合与有效利用校内外各种教师教育资源,实现教师教育理论、模式和制度的协同创新。
[Abstract]:Under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subject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has a unique value for the provincial normal universities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nning a school, and the fundamental goal of the subject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provincial normal universities. Is through the high-quality teacher training, the leading demonstration to th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and the policy consultation to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goal, we should implement the "integrated strategy" to serve the regional teachers, especially the basic educati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education. Organic integration and effective use of all kinds of teacher education resourc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chool to realize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theory, model and system.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当前,教育质量成为全社会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而唯有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方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教师。教师教育学科以教师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为己任,目的是为教师教育实践的改进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因而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学飞;茶世俊;;理论导向的教育政策经验研究探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4期

2 朱旭东;周钧;;论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必然选择[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3 陈瑶;;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传统:源流与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10期

4 杨林;李伟;李宏;;综合集成战略:地方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炬明;;高等教育研究科学化——对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一点感想[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4期

2 柴丽苹;;英国教师教育大学化及启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3 杜爽;;基于地方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4 齐路良;曹红英;;权力重构:地方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现实选择[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年03期

5 耿润;;英国师范教育大学化的历史演变、成效和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9期

6 朱旭东;;六所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的价值研究——教师教育大学化的组织结构选择[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09期

7 朱继胜;谭培文;;论创新学科建设机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8 康晓伟;;教师教育者:内涵、身份认同及其角色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9 李东斌;符太胜;;新课程全面实施下的高师教师教育改革[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张建鲲;董昊悦;;论教学哲学[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程瑛;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资源竞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卢晓梅;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王健;我国教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及学科体系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屠莉娅;课程改革政策过程:概念化、审议、实施与评价——国际经验与本土案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袁利平;本体存在与视域融合[D];西南大学;2009年

7 廖辉;学校课程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李克军;战后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少飞;我国高校引智政策变迁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2 廉晓洁;法国“教师教育大学化”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耿润;英国师范教育大学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4 董辉;从“指令”到“行动”:公立学校的变革政策执行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洪书生;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静;建立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张征;高校战略规划的限度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陈志伟;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途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禹华;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专业教育学教学改革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10 苟顺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周钧;霍姆斯小组与美国教师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2 林小英;;中国教育政策过程中的策略空间:一个对政策变迁的解释框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3 王英杰;试论美国发展师范教育的历史经验[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0年06期

4 陈蕊;刘晖;;近十年来美国教师教育研究热点述评——以美国《教师教育杂志》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5 谢瑶妮;;能力为本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3期

6 涂端午;陈学飞;;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现状分析[J];教育科学;2007年01期

7 陈瑶;;美国教师教育制度发展路径探析——以威斯康星大学苏必略分校为例[J];昆明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涂端午;陈学飞;;西方教育政策研究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9 贺雪峰;;回归中国经验研究——论中国本土化社会科学的构建[J];探索与争鸣;2006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计琳;吴敏;;用专业科学态度为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专访“全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和政策研究数据库”项目组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 丁钢[J];上海教育;2011年05期

2 陈尚生;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改革方略[J];教育评论;2003年05期

3 郭朝红,王彬;教师专业生活质量的国际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09期

4 支玖红;案例教学模式与教师专业发展初探[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杨沫辉,唐解珍;试论发展性教师评价理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王秀英;跨省区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在萌动[J];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05期

7 武俊学;李向英;;构建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途径[J];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01期

8 赵瑞情;范国睿;;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导刊;2006年07期

9 徐云燕;;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之路[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6年11期

10 丁文平;;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昆峰;;关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对策[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2 ;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是新时期的立校之本[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3 李娟;;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反思——以西北某县为例[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刘淑芬;;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重建[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于学书;符丽萍;;校本研修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6 许光勇;刘俊峰;郝景岐;;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7 张海燕;洪彦;张蕾;;学校研修策略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8 ;明确思路 夯实基础 扎实推进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9 ;构建研训教一体化教师培训体系 促进县域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10 ;夯基础 激活力 提素质 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大根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由“积累”走向“转型”的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记者 夏禾;十六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苏州日报;2010年

3 杨柳青一中 安玉静;让生命成长走进教师专业发展历程[N];天津教育报;2010年

4 弓彩玲;复兴区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邯郸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万鸿涛 王斗天 通讯员 陈伟文 陈冬平 陈有新;罗湖强势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深圳商报;2009年

6 见习记者 王亮;庆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陇东报;2011年

7 记者 丁雷;为教师专业发展插上信息化“翅膀”[N];大连日报;2009年

8 记者 胡殿芳 通讯员 王平 张柯磊;“一校一特色,每生两特长”特色办学见成效[N];新乡日报;2010年

9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吴颖惠 张干萍;阅读引领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武明恩 罗移山;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楠;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维度[D];西南大学;2012年

2 孙二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静静;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生成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飞;引领与自主:学校变革中的教师领导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文昊;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学习支持框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田莉;校本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黄笑冰;从新手教师到课程领导[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秦立霞;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青;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师徒结对”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赵静;运用知识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艳;美国教师组织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张进;教学模式与教师专业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郝少平;实践生存论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西南大学;2010年

6 卢菲;中小学网络教师培训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白永然;理论与经验之间[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反思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燕华;运用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赵承琳;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110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110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9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