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从知识的特征探索教育发展的重心

发布时间:2018-01-12 05:33

  本文关键词:从知识的特征探索教育发展的重心 出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知识 本体论 特征 教育重心


【摘要】: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持续重心,亦为当前的发展瓶颈。从复杂性理论出发考虑,知识自身所具有的无限性、流动性、对数回报法则及规律的复杂性直接决定了认识论角度上知识的不完整性、隐含性及简单化倾向和本体上的复杂化趋势。教育的重心需要转移到以协作和联系为方式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可以为教育突破创新能力培养的瓶颈提供可操作性。
[Abstract]:How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is the continuing focus of education, is also the bottlene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accou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lexity theory, infinite knowledge, has its own liquidity, complexity and regularity of the log return rule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epistemological point of view on knowledge incomplete, implicit complex trend and simple tendency and on the main body. The center of education need to be transferred to training with the collaboration and contact way of thinking ability, so it can provide operational Bottleneck Breakthrough in education innovation ability.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知识的本体论特征尼古拉斯·雷舍尔在其复杂型模型中将知识的本体论模型划分为三类:组成成分的复杂性、联结方式的复杂性和组织功用的复杂性。[1]从信息量的维度来衡量,知识组织成分的复杂性首先体现在信息量的多少。信息量之外还包括知识的类别、类型,它们揭示了知识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文彰;;加快从学理性教学向公务员培训的转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2 陈燕楠;;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创新的新趋势[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晓峰;;学校教育哲学观检视[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08期

2 黄少卿;简析理想的特征及功能[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3 蔡淑兰;论教学策略的特征[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4 林晔;论教师的语言修养[J];青海师专学报;2000年05期

5 韦铁;论创新型教师创新人格的特征[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冯晓晴,刘万年;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技术[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S1期

7 张宝贵;现代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与基本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陈刚;创新教育呼唤新型教师[J];宜宾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姜家雄;浅析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教育的特征[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林勇,陈德敏;我国教育市场结构特征与发展政策路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顾春;;陆象山教育哲学的本体论思想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边玉芳;蒋峗;;青春期心理危机的类型、表现、特征及干预现状的剖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雄;;专家学者型教师与一般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特征差异研究[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顾春;;试论陆九渊教育哲学与禅宗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冯晓林;;儒家教育学说的逻辑起点试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顾春;;陆九渊教育哲学之心性论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黄明喜;;程颐与朱熹理学教育思想三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于建福;;孙中山中庸教育哲学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尹筱莉;;科学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其反思[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小岩;校园高速公路上的知识精灵[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2 柳海民 李伟言;析知识、能力、素质[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朱效成;知识是创新的基础 方法是能力的桥梁[N];中国妇女报;2001年

4 全国政协常委 金开诚;读书与知识的使用[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江苏省通州市农业综合技术学校 吴铁峰;创新教育基于对知识的合理疏导[N];江苏经济报;2001年

6 ;巧用时间长知识[N];科技日报;2002年

7 高钟庭 田学斌;学校的产品是知识 学生的产品是素质[N];山西发展导报;2000年

8 刘海明 阳 蓉;“过剩知识”妨碍创新?[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毛亚庆(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基础教育应给孩子奠定什么基础[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石中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知识转型与基础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健;学习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袁利平;本体存在与视域融合[D];西南大学;2009年

3 李世宏;知识,,传承与教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郭娅;元教育史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卢艳红;论关注意义的道德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荷花;学习的教学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卢建筠;教育思维方式转向之透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郑春光;博弈、知识与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熊和平;课程与生活[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姣;二战后美国课程改革的整体特征及其带来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永强;试论杜威的“泛职业教育观”[D];河南大学;2005年

3 卫倩平;差异教学:为学习服务[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夏江峰;学校品牌的塑造[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兆勇;论教育市场化的趋势[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杨勇;邓小平教育思想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澜涛;试论保罗·弗莱雷“对话式教学”思想的后现代主义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荆月闵;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9 刘冬梅;中国近代复式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雄波;知识表示在教学领域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129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129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0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