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校外视学:香港教育质量的一种保证机制

发布时间:2018-01-12 08:26

  本文关键词:校外视学:香港教育质量的一种保证机制 出处:《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香港 校外视学 教育质量 监控


【摘要】:香港教育质量保证机制中,学校自评与校外视学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外视学以学校自评为基础,依据相同的评价范畴和指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等校外视学的方式,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评价目标关注学校整体教育质量而不是教师个体;评价内容全面,且聚焦问题与改进之处;评价过程持续,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和指导;注重证据搜集,评价反馈及时。
[Abstract]:In the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 of education in Hong Kong, school self-assessment and out-of-school inspection are two important components. Based on the school self-evaluation, according to the same evaluation categories and indicators,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methods of classroom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so on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 The objective of the evaluation is to focus on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 rather than the individual teacher. The evaluation is comprehensive and focuses on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s; The evaluation process is continuous a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support and guidance of the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Focus on evidence collection, evaluation feedback timely.
【作者单位】: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课题——中小学课堂教学问题的案例研究(EHA100391)
【分类号】:G527
【正文快照】: 校外视学是香港教育质量保证机制中的组成部分,不少学者做过研究。有学者分析了机制的六大特点[1];有的学者在介绍该机制的基础上,指出了其实证的特点及意义[2];有的学者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了机制实施的策略和面临的挑战[3]。以上一些学者的分析,使我们在整体上认识了香港教育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福光;香港教育在香港经济转型中扮演的角色及对广东的启示[J];高教探索;1994年02期

2 相艳;;历史变迁中的香港教育[J];教育科研通讯;1997年05期

3 陈绍丛;;香港教育:多元化特点——香港教育考察掠影[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年04期

4 ;香江探微 教育国际化的香港样本[J];上海教育;2010年13期

5 邢人俨;;中西交汇下的香港教育[J];教师博览;2011年06期

6 曾艳;香港教育电视节目中认知学习理论的应用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7 王江生;;香港教育纵横谈[J];世界知识;1994年09期

8 程材;香港教育署课程发展处总监访问课程教材研究所[J];课程.教材.教法;1996年03期

9 李明华;香港教育体系的特点及其未来走向[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6期

10 ;经济堪称一流 教育却是二流——董建华决心改变香港教育现状[J];高等理科教育;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帕梅拉·克婷;李新翠;;素质教育在美国[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秦行音;;对教育质量的国家控制——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与评价的历史与现状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陶岩;孙成起;;21世纪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翟静丽;;“就近入学”政策反思[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王爱民;鲁晨光;;量化评测教育质量的数学理论与方法[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6 焦春生;;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从香港的质素保证视学看教育质量的保证[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赵丽秋;;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不平等——教育质量不平等的影响[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8 刘军;;制度创新: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9 李佰杰;王雪坤;;转变教育观念 搞好素质教育[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10 李海云;;新形势下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初探[A];农业教育与农村改革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百强;眉县今年教育质量再创佳绩[N];宝鸡日报;2006年

2 通讯员 钱晓华 丁凤书;扬州教育:在推进质量中追求突破[N];扬州日报;2006年

3 记者 周元邋邱大军;让农村孩子享受教育公平[N];海南日报;2008年

4 陈瑞昌;我省成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5 记者 朱明 杨爱奎;崇信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N];平凉日报;2006年

6 记者 张红梅邋实习生 张凤莉;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N];威海日报;2008年

7 记者师艳芳 实习生马一鸣;提高教育质量 为地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N];哈密日报(汉);2010年

8 周奇;民办教育质量将定期评估公布[N];北京日报;2007年

9 刘保红 庞满军;教育之花结硕果[N];焦作日报;2006年

10 记者 雷宁;全面落实惠农政策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N];西安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桂绍贞;台湾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管理策略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银生;我国教育行政部门问责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铁道;亚洲发展中国家普及教育中的课程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1997年

4 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侯威;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邢天添;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与优化[D];南开大学;2009年

7 单春艳;俄罗斯教育发展对其国家竞争力影响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

8 杜娟;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和教育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王婷;中国西部农村教育成本、收益与家庭教育决策的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10 安晓敏;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忠;贵阳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沈雪霞;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世界银行的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兰芳;论教育跟踪[D];湖南大学;2011年

4 马丽娟;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教育督导制度的改革与借鉴[D];河北大学;2004年

5 朱建芳;农村师资与基础教育质量关系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6 宁业勤;学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准则的构建[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7 陶莎;教育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分配差距[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8 尚洁;教育券计划:更多的选择,更少的成果[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吴书丽;幸福是最美的教育之花[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灵希;云南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13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13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6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