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浅谈教师对教学的经验化认识误区

发布时间:2018-02-11 06:02

  本文关键词: 教师 教学过程 教学经验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日常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验化"认识,具体表现为:教学过程简单归纳为教师教和学生学;教学过程等同于教书过程;教学过程等同于讲授方式;教学过程等同于传授知识。这些个人化认识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观念,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要突破原有教学观念的束缚、塑造新的教学行为,需要对教师潜藏在内心深处的经验化教学认识进行反思和批判。
[Abstract]:In daily teaching,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teaching is to a large extent an "experiential" understanding, which is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teaching process is simply summed up as teacher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is equivalent to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teaching process is similar to the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process is equivalent to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process is equivalent to imparting knowledge. These individualized cognition influence teachers' teaching concept, restrict teachers' teaching behavior and teaching method. In order to shape new teaching behavior, teachers should reflect on and criticize the experiential teaching knowledge hidden in their hearts.
【作者单位】: 山东体育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普通高校有效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10BJYJ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郝文武;;教学方式对能力发展作用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整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唐勇,朱长华;学校教育资源分配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钱斌;;学术自由与制度保障——以中央研究院为例[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5 韩传信;;农村中小学教师德育素养提升途径的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杨凤仙;;关于校本教研建设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胡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学校德育观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周志刚;孟娜;;对话教学现实问题透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张锦智;张春秀;;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主体间性视角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徐在中;;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高天明;;我国近代教学方法变革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李长伟;韩钟文;;浅论康德的实践教育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汪思锋;;试析雅斯贝尔斯的师生生存交往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檀慧玲;;赫胥黎在近代科学教育普及和发展中的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张宏图;;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10 朱晟利;;再谈以人为本的教育[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楠;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晓楠;中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6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韩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悦;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林曼红;教师的课堂情境知识及其建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夏甄陶;知识的力量[J];哲学研究;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晓风;怎样移植别人的教学经验[J];普教研究;1994年06期

2 张加强;;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体验之美[J];文学教育(下);2010年11期

3 董远骞;;关于教学过程的两个理论问题[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4期

4 张之仁;教研组·研究课(续一)——教研组的研究活动[J];科学课;1993年02期

5 王俊;经验>激情,还是激情>经验?[J];中小学管理;2005年07期

6 李宏艳;;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吴爱文;;技校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J];职业;2008年02期

8 董培英;;论教师不可“主导”[J];现代交际;2011年07期

9 马惠莉;试论教学经验的积累与教学方法的优化[J];建材技术与应用;1997年03期

10 陈秀华,刘丽;如何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J];中国学校体育;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英;杨明均;;《学记》的人际关系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苏亚丽;;因材施教原则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新目标英语》教学经验点滴[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3 付承英;;针对留学生的教学特点提高全英文教学质量[A];中国解剖学会第四届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委员会暨全国医学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主任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吴兰鹰;;教学过程的学生管理[A];北京力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金凤;谢扬;;论“数据结构”教学改革[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6 史晓宇;孙建民;;浅议孔子教育思想[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余志贤;王思齐;张方毅;翁志梁;;改革多媒体教学模式,,构建新的临床医学教学体系[A];2008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计亚萍;;打造教学细节 构筑灵动课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9 文俊;姚蜀军;夏瑞华;朱永强;刘晋;韩民晓;;由多媒体教学引发的思考[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张桂玲;;教师在远程开放教学过程中的作用[A];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志能;写“教后反思”,能促进专业成长[N];定西日报;2008年

2 江苏省海门职业教育中心校 龚伟;政治课课堂交流的尝试[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3 江苏省教育学会和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陈立春;和谐:教育的追求[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4 周 峰;课堂因生成而精彩[N];中国教师报;2005年

5 山东省邹平第一中学 郭凤广;信息技术课中教学起点问题及策略[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6 桑国栋;新课改呼唤研究型教师[N];张掖日报;2005年

7 如皋市高明中学 冯翠莲;让创新成为学生课堂的主旋律[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8 刘燕 徐笑阳;创设和谐的校园评价文化[N];中国教师报;2006年

9 王飚岚;舞蹈学习的兴趣培养[N];中国艺术报;2007年

10 傅世侠 罗玲玲;教育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N];大众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庭卫;教学过程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2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庆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条件和实施过程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李yN;数学教学生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杜惠洁;德国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俞红珍;论教材的“二次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宋晓平;数学课堂学习动力系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艳红;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坤;初中物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周卫鸽;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几个基本问题的反思[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梅;“目标引领,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瑞丽;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法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6 焦莉;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吕朝煈;教学过程中伦理问题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德汞;教学过程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放;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玉凤;论教学经验[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02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502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7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