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空间的现象学之维
本文关键词: 教室空间 现象学 出处:《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现代化教室是一种复制工业生产车间的空间产品,它凸显了空间的高效生产与监管功能。为了使学生心无旁骛地学习,教室的布局通过大面积采光的方式,将空间中的"阴影"与学生心中的"秘密"一并驱逐。基于现象学之维的反思,可以通过改变教室内物件的摆设与改革教室空间评估机制的方式,来重构一种关照学生情绪体验、关怀学生内心需求的栖居之境。
[Abstract]:The modern classroom is a space product that replicates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workshop. It highlights the efficient production and supervision of space. In order to make students study without distraction, the layout of the classroom is arranged in a way of large area of light. "Shadow" in space is expelled from students' minds with "secret". Based on the reflection of phenomenological dimension, the way of changing the furnishing of objects in the classroom and reforming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classroom space can be achieved. To reconstruct a concern for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 of students, care for students' inner needs of the habitat.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国家社科青年基金课题“身体现象学视野下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研究(CHA100/40)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假期课业体验研究”(12YJC880035)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G4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虹;;实践-意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2 许庆红;;现象学对学科教学论的意义[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3 金璇;;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理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11期
4 李君;;现象学教育学浅述[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陈伟;雷欣欣;;“存在现象学”课程论之课程价值观[J];新课程(综合版);2008年11期
6 常秀芹;王树恩;;“现象学—解释学”视野中的教师角色[J];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25期
7 李润洲;李伟;;教育本质:一种现象学的拓展[J];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11期
8 张秀红;;基于现象学视阈下的对话教学研究[J];教育科学;2010年01期
9 范莉峰;;现象学对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价值[J];晋中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张华;体验课程论——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上)[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郭红霞;;“质的研究方法”文献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丁永为;;二十一世纪初杜威教育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温明丽;;新时代校长学的哲学探讨——寻找现代与后现代辩证之校长学的哲学论述[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朱小蔓 其东;教育现象学:走向教师的教育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徐继存;教育哲学是没有答案的学问[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以勋 彭生;校园应是学生的乐园[N];中国环境报;2000年
4 李夕芳;关键、核心与主体[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熊和平;课程:从“圈养”、“游牧”到“传记”[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解成君;英语教学:你互动了没有?[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李亦敏;“生活世界”的教育学[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翟立原;学生回答问题站起鐝坐着哪个更好[N];大众科技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雨亭;教师研究中的自传研究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克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丽华;教师意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光明`;教师发展的实践智慧取向[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胡萨;反思:作为一种意识[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蓁;舍勒人格思想研究及其对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付静;师生关系在根本上是教育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石健壮;时空的教学意蕴[D];西南大学;2010年
6 李瑾;教师教育信息化中情感的现象学解读[D];吉林大学;2010年
7 毛晨熙;教学主体论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伟杰;权力的眼睛[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时延辉;威廉·派纳的自传式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潘艳;论教学对生活的背离与回归[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03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503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