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夹缝生存”困境及破解路向:——基于教师知行重构的微观视角
本文关键词: 师生关系 夹缝生存 师生地位 师生态度 师生行为 师生作用力方向 出处:《当代教育科学》2013年2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师生关系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存在的差距将师生关系拉到了一种"夹缝生存"的困境。从师生地位、师生态度、师生行为及师生作用力方向四个方面审视、分析当今师生关系"夹缝生存"困境及其原因,进而从教师知行重构的视角提出其破解的路向:教师需重拾价值取向,重视师生平等;教师需摒弃思维懒惰,与学生心灵互动;教师需丢掉自我辩解,与学生行为互动;教师需注重过程的结果,实现与学生之间的双赢。
[Abstract]:The gap between the ought state and the actual state of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brings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to a dilemma of "survival", which is examined from four aspects: the statu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attitud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behavior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direction of teacher-student for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lemma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its causes,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way to solve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knowledge and practice reconstruction: teachers need to regain the value orientation,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equal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ers should abandon the laziness of thinking and interact with students' minds. Teachers should lose self-defense and interact with students' behavior, and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esults of the process to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with students.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农村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扎根理论研究”的辽宁西部义务基于阶段农村教师流动机制研究(JG09DA232)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4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燕良轼;马秋丽;;论生命视野中的师生关系[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2 周思旭;从后现代视角论师生关系重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邓显波;;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08期
4 熊华军;;师生关系的三重境界[J];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06期
5 冯建军;论交往的教育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6 鲁洁;南京师范大学:一本用生命打开的教育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汪丁丁;;师权与学权[J];IT经理世界;2009年15期
8 于学友;主体间性:理解师生关系的新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9期
9 杨小芳;;新时期师生关系状况的理性审视与重建[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12期
10 阳荣威;卢敏;;后喻文化时代师生关系解构与重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久奎;胡剑;;试述后现代知识观视野下的新课程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韩云洁;张海峰;;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课程观及其启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谭可;;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管理效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4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王正明;践行道德策略性知识的意义及教学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徐霄侠;;关于师生关系的哲学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杨建;;建筑企业员工培训的误区与对策探讨[J];安徽建筑;2008年03期
9 彭元玲;;ARCS动机模型对二语学习动机的激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梁萍;;在初中语文活动课程中发展学生主体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晶晶;;择校:促进还是抑制教育公平?[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赵军;;西方教育哲学是如何讲述的——历史的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官锡强;;因特网时代广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贺素芝;;从教师成长的角度谈教育价值[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肖靓莎;彭希林;;浅析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对大学生学习力的启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何修国;;未成年人道德信仰缺失:成因与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7 何修国;;新形势下中学德育网络建设省思[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5 黄慧娟;鲁道夫·斯坦纳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伟忠;高校腐败行为与廉政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娜;语文教学中哲学素养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春华;高中生诚信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隋慧诚;孔子的育人艺术及其现代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娟;多媒体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学科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英;民办高职院校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华斌;师生关系对学生综合素质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响;高师民族声乐生态课堂构建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路晨菲;当代中国高校爱情教育内容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9 林健生;大学场域中师生话语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颖君;德育视角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燕良轼;;后现代主义教育视野中的师生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2 黄书光;王伦信;袁文辉;;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广东教育;2002年09期
3 李雪灵,钱波,郭昊天;略论高校师生关系[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4 曾新;论主体性教育中的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邓显波;;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08期
6 曹永国;师生关系:从相处到相依——后现代性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7期
7 熊华军;;师生关系:走向身体间性——师生主体间性的本体论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21期
8 王海燕;主体间理解:道德教育方法论的一种思考[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9 宁虹,钟亚妮;现象学教育学探析[J];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10 吴全华;现代教育交往的缺失、阻隔与重建[J];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龙辉;;当前大学生师生关系特点的实证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4期
2 李军靠;;“尊师爱生”说检讨[J];爱满天下;2002年06期
3 李锐;赵永乐;何莹;;云南民族地区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师生关系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4 范兴华;林丹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与学生人格特征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5期
5 王士钊;;从二维到立体:几种师生观思维方式的探析[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张春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因素分析与对策[J];文教资料;2009年21期
7 赵伟;;我国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J];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05期
8 罗红卫;;浅析社会转型中的师生关系[J];企业技术开发;2009年12期
9 黄小艳;;从师生冲突的原因看师生关系的重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10期
10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中师生关系的异化与建构[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媛媛;樊晶;;试述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2 张春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践与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3 张颖;;用赏识托起学生飞翔的翅膀[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4 何彩虹;;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孙玉民;;“交流”——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6 孙丽娜;;坚持“三多三少”教育理念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7 张秀梅;;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8 王茜;陈会昌;;师生关系对小学一年级同伴关系影响的追踪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权江红;伍新春;;教师效能系统训练对师生关系以及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李利;;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之我见[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彦林;太远太近与恰到好处[N];济宁日报;2008年
2 九江县一中 谢翔;如何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N];九江日报;2009年
3 双滦区河北承德实验中学校长 李振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N];承德日报;2009年
4 红安四中 耿协金 曾建新;打造良好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N];黄冈日报;2010年
5 山大华特卧龙学校西校区初中部 刘富强 国树锋;素质教育中要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N];学知报;2010年
6 黄山中心小学 杨进;老师,朋友[N];徐州日报;2008年
7 南华县职业高级中学 李秀萍;浅谈构建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关系[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8 姚娜;转差教学建立和谐师生关系[N];锦州日报;2010年
9 徐平 辽宁大学副校长;从教学入手重建大学师生“从游”关系[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龙玫;师生关系期待互信平等[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鹏;当代中国高校师生关系冲突的文化透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3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文正东;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晓静;课程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家起;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赵荷花;学习的教学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咏梅;从管治到善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林国;追寻教师美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天策;理解型师生关系及其构建方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江平;试论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周小萍;工科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刘煜;论民主式师生关系与学生个性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香兰;论网络社会师生关系的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郝项莉;师生关系的当代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胡君霞;论创新教育中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与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桂月;《英语课程标准》下的新型师生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勉媛;初中生自尊的发展及其与师生关系、学业成绩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朱浩;远程教育中的师生关系较之传统教育的转变[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25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525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