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比较教育学的发展路径与比较教育学者的职业选择

发布时间:2018-02-24 02:51

  本文关键词: 比较教育学 比较教育研究 学科建设 出处:《比较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比较教育学的困境是其"现实存在方式的困境"而不是"学科本身存在价值的危机",其核心表现在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乏力以及自身理论体系建设的滞后,但并不意味着社会已经丧失了对比较教育的需求。我国比较教育研究要走出困境,实现自我超越,必须树立应有的"身份自信",牢记自身的时代使命,不断提高服务国家教育战略需求的能力并致力于自身理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这是比较教育学科安身立命的基点与焕发蓬勃生机的内在源泉。
[Abstract]:At present, the dilemma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in China is "the dilemma of the mode of existence in reality" rather than "the crisis of the value of the subject itself". Its core performance lies in the weakness of serving the country's strategic needs and the lagging behin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own theoretical system. However, it does not mean that the society has lost its demand for comparative education. In order to get out of the dilemma and achieve self-transcendence, China's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must establish its due "identity confidence" and bear in mind its own mission of the times.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ability to serve the national educational strategic needs and devoting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perfection of its own theoretical system is the basic point of the comparative education discipline and the inner source of its vigorous vitality.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大培育项目(项目编号:SWU0909401)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05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卓念;崔丽涛;;概念及其体系的确立: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基石——以分析哲学为视角[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9期

2 杨丽茹;;2008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研究年度报告[J];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3 田小红;;近三十年来我国比较教育学学科建设发展历程研究——基于知识的角度[J];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4 褚远辉;陈时见;;比较教育价值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J];教育评论;2010年01期

5 本刊编辑部;杨丽茹;张德伟;;2009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研究年度报告[J];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6 生兆欣;;“学科”,抑或“领域”?——中国学者对比较教育学科性质的探寻[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7 丁邦平;国外比较教育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1991年01期

8 李守福;比较教育要为改革开放服务[J];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01期

9 袁祖望;;比较教育中两个问题的商榷[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年03期

10 王英杰;;比较教育学定义问题浅议[J];外国教育研究;199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滕志妍;;关于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爱萍;单中惠;;二十世纪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回眸[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严奇岩;;王国维与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周谷平;;教育史学科建设刍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马早明;;民国时期: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初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6 王善迈;;加强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7 蓝建;;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视角——也是一种公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8 刘志民;;前言[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陈时见;;论雷沛鸿的比较教育研究与应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毕诚;方晓东;;教育史学科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翟帆;顾明远从教60年教育思想研讨会举行[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褚远辉;教育科研别“替外国人拉洋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记者 宋晓梦;中俄首次开展大规模教育比较研究[N];光明日报;2006年

4 北京师范大学 邹安川;行走在比较教育长河中[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记者 蒋夫尔;教育部启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通讯员 焦苇 记者 徐敏;要敢于创新体现示范意识[N];解放日报;2009年

7 通讯员 焦苇;上海在教育上应体现示范意识[N];文汇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光明;深圳人文教育与需求不相称[N];深圳商报;2007年

9 夏侯晓昱;教学实践紧锣密鼓[N];音乐周报;2006年

10 陈荣辉;服务海西求作为 科学发展上水平[N];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燕玲;比较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变迁及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杨素萍;比较教育的范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袁利平;本体存在与视域融合[D];西南大学;2009年

4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舟;女童教育研究二十年的回顾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唐晓娟;美国择校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杜静;英国教师在职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赵雪霞;西方道德教育模式的比较:正义与关怀[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冯季林;教学的游戏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媛媛;施瑞尔系统功能主义比较教育学理论分析框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郑佳;试论比较教育研究中“比较”的单元与路径[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喜娟;从文化因素研究到“文化研究”: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正青;比较教育依附论研究范式探析[D];西南大学;2007年

5 蓝孝帅;关于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卫沈丽;试论比较教育学研究中的批判民族志方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周世厚;论霍姆斯比较教育思想中的理性批判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罗豫元;当代美国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洪希;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中英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许海深;中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28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528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9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