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对师生关系的隐喻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 隐喻 中学生 师生关系 感知的教师态度 心理健康 出处:《教育科学研究》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整群抽取181名初高中学生,通过句子完成法调查学生对师生关系的隐喻,同时要求学生完成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结果发现:中学生给出的对师生关系的隐喻总体较为积极,学生对教师的隐喻大部分都是较为成熟的隐喻,如孺子牛、蜡烛及灯塔等,但也有诸如苍蝇、向日葵及定位系统等创生隐喻;中学生创作的教师隐喻的积极性与其心理疾病水平成显著负相关,隐喻可以成为折射其心理健康水平的良好指标;隐喻是探索学生学习信念的重要途径,与教师隐喻一样,学生隐喻可以成为学生反思的媒介和发现的工具。
[Abstract]:In the whole group , 181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metaphor of students ' relationship wi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rough sentence completion method , and students are asked to complete SCL - 90 questionnaire .
【作者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基金】: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计划人才资助项目资助
【分类号】:G635.6;G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房国铮;徐晓飞;;小议隐喻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J];教育探索;2011年04期
2 高维;李如密;;教师教学隐喻图画的比较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07期
3 吴卫东;;教育隐喻:一种认知与语言视角的诠释[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房国铮;徐晓飞;;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培养应用型人才[J];大众文艺;2011年24期
2 曹磊;;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斐然;提高中学生课堂学习满意度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封欢欢;高师教育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精神影响的实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陶永平;重庆市中学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马翠珍;中学健康教育专题现状调查及教学途径的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宋晔;隐喻语言:一个被忽视的教育范畴[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2 高维;;国外教师教育视野下的教学隐喻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12期
3 厉爱民;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师生心理因素探析[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04期
5 林书武;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6 易桂姣;熊荣伍;;试论教师的影响力[J];学习月刊;2006年08期
7 贾相军;浅谈教师的态度[J];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04期
8 吴卫东;;论教育研究中的类比思维[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淑平;高博;;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心理学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2 贺东科;;互联网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姬成伟;刘华平;窦路明;邢玉梅;郑玉华;王晓成;邢锦;;城市初中生应对方式对其发生心理问题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09年02期
4 张永平;徐锦华;曾丽萍;程杰;杨敏;张海平;刘淑惠;;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多因素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5 李新田,朱祥胜,吴廷发,唐小珍,杨文才;中学生家务劳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情况调查[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姬成伟;赵志一;王莉;王祝欣;杜鹃;李武梅;吴文炜;;太原市城市中学初中生应对方式特点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年06期
7 马小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34期
8 朴志芳;;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1期
9 刘冬梅;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3期
10 张海英;;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翠萍;张捷;;包头市宏志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李国瑞;;上海市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研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Su xiqing;陈启芳;秦安琪;;中国中学生感恩及其心理健康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侯志瑾;林崇德;邹泓;;中学生社会支持系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林晓波;;台州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徐方忠;冯年琴;;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谢东升;;当前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段佳丽;车宏生;吕若然;;北京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莉爱;廖凤林;;中学生自我差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梁小婵;;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孟银凤;每所中学都应该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N];山西日报;2007年
2 龙玫;师生关系期待互信平等[N];人民日报;2007年
3 刘华杰 吕艳海;学生眼中的“三好老师”[N];保定日报;2007年
4 朱含林;谈网络对学生的影响[N];甘肃日报;2008年
5 灵台三中 杨拴林;应做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N];平凉日报;2006年
6 赵彦林;太远太近与恰到好处[N];济宁日报;2008年
7 双滦区河北承德实验中学校长 李振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N];承德日报;2009年
8 红安四中 耿协金 曾建新;打造良好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N];黄冈日报;2010年
9 姚娜;转差教学建立和谐师生关系[N];锦州日报;2010年
10 山大华特卧龙学校西校区初中部 刘富强 国树锋;素质教育中要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N];学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甄志平;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2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3 陆洋;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翟群;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月娟;中学生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6 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郝若平;家校合作:亲师互动对学生学习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9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妙;台湾地区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现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鸿;中学生自信问卷的编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金钊;上海市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余圣陶;上海市中学生心理健康及其自评量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方娟;中学生自立人格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蕊;中学生的人性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闫志英;高中生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曾兴华;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叶苑;贵州省农村、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
9 李艳平;中学生考试焦虑与心理健康、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10 沈杰;教师问题行为及其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28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528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