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的教育收益率研究
本文选题:少数民族地区 切入点:农村居民 出处:《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居民的教育收益率可以很好地解释儿童入学和辍学问题。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的教育收益率整体上偏低,明瑟方程估计的结果为2%,海克曼模型估计的结果为2.49%,少数民族的教育收益率高于汉族。不同性别之间,汉族男性的教育收益率低于女性,而在各少数民族内部,男性的教育收益率都高于女性。在各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少数民族的教育收益率普遍高于汉族。汉族在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阶段的收益率是逐渐递增的;在初中阶段,全体样本和少数民族的教育收益率为负,教育收益率呈现出"U"型结构。
[Abstract]:The study of the rate of return on educa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minority areas can explain the problem of children attending school and dropping out of school. The rate of return on educa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northwest minority areas is on the low side as a whole. The estimated result of the Minther equation is 2 and the result of the Heckman model is 2.49. The return rate of educ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Han nationality.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the educational return rate of Han nationality male is lower than that of female, but within each minority, The rate of return of education of the mal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female. At different stages of education, the rate of return of the minority nationality is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Han nationality. The rate of return of the Han nationality in primary school,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high school education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age, The educational return rate of all samples and ethnic minorities is negative, and the educational return rate presents a "U" structur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投资决策与儿童入学”(07JC880004) 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骨干项目“学校教育促进文化融合和国家认同的实证研究——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SKQNGG11017)
【分类号】:G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J];经济研究;1997年02期
2 孙百才;;不同民族的教育收益:藏、回、汉族的比较[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3 刀福东;;傣族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05期
4 都阳;人力资本、生育率与经济增长[J];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01期
5 朱农;论教育对中国农村家庭生产活动和收入的作用[J];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荣燕;论我国人力资本的现状及投资对策[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胡彭辉;燕荣;;北京市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叶扬;;农民对子女教育投入的经济学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4 冯姝娅;;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龙叶先;龙延平;龙凤良;;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学校教育经济效益的计量分析——以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学校教育的教育经济收益为个案[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王宜萍;;合理调整收入分配与和谐社会[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王洪春,钱立峰;世界成人教育趋势[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李欣;;教育、健康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08期
9 赖德胜;中国教育收益率偏低新解[J];河北学刊;2001年03期
10 李济广;;高校过度扩招的十大弊端[J];河北学刊;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云森;;自选择、父母外出以及不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学习表现——基于倾向分数匹配方法的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贺振华;;农户的外出行为、土地流转与土地配置效率的可能改进[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3 陈其安;肖映红;陈亮;;重庆边远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丁士军;陈风波;陈玉萍;;农户非农活动及其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以江汉平原农户为例[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李哲;丁士军;;江汉平原农户教育收益率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丁士军;陈玉萍;陈风波;;农户非农活动及其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以江汉平原农户为例[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李哲;丁士军;;农村教育收益率实证分析 以湖北五县为例[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杜屏;;大学生的职业期望及其个人影响因素[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吴克明;;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上升[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管艳琴;王鹭娟;;完善财政拨款体制 促进高等教育公平[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董国强;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定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袁晖光;中国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和工资调整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周兴;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流动、收入差距与社会福利[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佳佳;双转移的影响因素与路径规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刘冰;企业在职培训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形成[D];浙江大学;2009年
9 尹文静;农村公共投资对农户投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王跃梅;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戴伦阜;营口市鲅鱼圈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蒋春娟;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迁移行为及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李政;湖南农民区域收入差距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5 吴殿鹏;山东省流动劳动力就业和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苗华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郭建伟;潍坊市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8 丁秀峰;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中农户就业选择机制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马美茹;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其启示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华成;红瑶地区乡镇内教师支教工作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蔡f ,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2 蔡f ,都阳,陈凡;论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投资导向:国家扶贫资金使用效果的启示[J];世界经济;2000年11期
3 傅金芝;云南省农村四种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4 李实,丁赛;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毓洁;解决女童入学问题 实现普及教育[J];教育探索;1988年04期
2 陈治轩;;浅谈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J];软科学;1990年04期
3 廖建英,马迎教,邓树嵩,谭盛葵,蒙仕江;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09期
4 斯钦夫;;浅谈我市教育技术的发展现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5 龚森;李俊;;浅谈少数民族地区的远程教育问题[J];华章;2009年01期
6 李俊;张婕;;少数民族地区远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J];科技信息;2009年05期
7 韩作珍;;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9年22期
8 郭正涛;侯阳阳;;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以广东民族地区为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9 乌兰;;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保障体系探索[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1期
10 阿不都艾尼江·塔西;赛里买木·尼亚孜;;喀什地区民族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展望[J];科技资讯;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安永新;;明清时期贵州民族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2 王佳权;丁红燕;;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孙志军;杜育红;;学制对农村居民教育水平与收入的影响——基于广西融安县的调查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韦晓康;马强;方征;李俊怡;;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对少数民族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研究[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5 张学敏;贺能坤;;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对云南省边境民族地区的调查[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冯平;;甘肃民族地区体育师资人员培训途径探讨[A];甘肃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7 邹时炎;卓晴君;张健;朴胜一;李晋裕;宋尽贤;李正心;毕诚;方晓东;王明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课题第三次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李文利;;我国农村居民教育支出入户调查的实证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莫文;皮婧;;摩梭中学生性格状况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金东贤;;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朝双;加快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途径[N];贵州民族报;2006年
2 本报通讯员 杨振敏 刘朝侠;为了孩子们开心的笑容[N];团结报;2006年
3 杨振宇;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中多煤体及互联网的应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胥茜;四川:民族娃上学路不再漫长[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纪娟丽;教师培训等配套工作形势依然严峻[N];人民政协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贾辉;“强国必先强教”[N];黑龙江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 李树坤;山东阳信重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N];今日信息报;2005年
8 刘明中邋张晋伟;“小阿郎”读书不用买课本[N];中国财经报;2007年
9 记者 李宣良;“双语”教师[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10 全国政协委员 盖山林;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应“优先重点”发展[N];人民政协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韩雪峰;教育对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2 王婷;中国西部农村教育成本、收益与家庭教育决策的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3 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任重;教育、医疗公共品供给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娄世艳;中国教育收益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李素梅;中国乡土教材的百年嬗变及其文化功能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振彪;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下的民族地区校本教研[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韦伟;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张译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收入、支出及运行现状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何维嘉;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文惠;新疆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及培训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春梅;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现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玉兰;迪庆藏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吉才妙;家庭背景、家庭规模与农村居民的教育获得[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9 谭再琼;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圣荣;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52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65271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