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自然的书
本文选题:苏霍姆林斯基 切入点:教育理论家 出处:《人民教育》2013年23期
【摘要】:正瓦·亚·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撰写《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等教育专著,提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公民教育理论及其实际施教模式,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留下了影响深远的教育遗产。对揭示出来的大自然奥秘所感到的真正惊异,是促使思想如滔滔急流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
[Abstract]:Zheng WA Ya Sukomlinski, a famous Soviet educational practitioner and educational theorist, was a member of the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in 1918 and 1970.He wrote "100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give the whole heart to children", "Pavresh Middle School", "the birth of Citizens" and other educational monographs, and put forward the educational theory of comprehensive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the theory of civic education and its practical teaching mode.Has accumulated the rich education experience, has left behin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educational heritage.The real wonder at the unearthed mysteries of nature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torrent of thought.-Sukhomlinski
【作者单位】: 甘肃平凉师范学校;
【分类号】:G55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盛祚;;论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刨造能力——兼谈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思想[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1986年10期
2 郭戈;;“研究性学习法”述评——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思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6年06期
3 黄云鹏;;苏霍姆林斯基和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理论导刊;2006年10期
4 杜殿坤;采石;;进行道德教育要有教材——苏霍姆林斯基论道德教育之八[J];湖南教育;1982年10期
5 ;宜宾师专“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会”成立[J];宜宾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6 曹庆学;“教学相长”论[J];医学教育;1991年04期
7 曾晓洁;纪念苏霍姆林斯基八十华诞——苏氏教育思想国际研讨会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8 李本华;批评的最高境界[J];少年儿童研究;2002年02期
9 李允;苏霍姆林斯基减轻学生负担思想及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王宝状;张爱华;张秀明;沈金生;;苏霍姆林斯基“后进生”潜能开发思想探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续润华;;叶圣陶与苏霍姆林斯基主体性教学思想异同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2 王景勤;;苏霍姆林斯基美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王景勤;;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王天一;;马卡连柯与苏霍姆林斯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雷彦兴;;苏霍姆林斯基论听课[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王玉生;;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的机制新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程红艳;;杜威与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环境思想的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朱向军;;中国城市教育竞争力的研究与构建[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9 朱贤平;;假如我是校长(演讲稿)[A];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解小荣;;浅议信任教育[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张男星;优秀校长的品质是相通的[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南京市29中 孙汉洲;读书也是备课[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 陆启威;用教育智慧谱写育人华章[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高万祥;教师不能没有“精神的雕像”[N];天津教育报;2008年
5 顾月萍;互动的课堂才有生机[N];江苏教育报;2010年
6 深圳中学 马小平 陈晓波;让生命充满阅读的喜悦[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王光辉;教师应有换位思想[N];中国教师报;2007年
8 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 闫学;唯有爱的星空永恒[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鲍东明 苏令;苏霍姆林斯基情结联结两位女校长[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北京师范大学 邹安川;教育应走进孩子的心[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洪天;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和个人收益率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2 王雪峰;高等教育的资本运营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3 蔡永莲;高等教育非公共消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柯佑祥;民办高等教育盈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丁林兴;“营造书香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刘文霞;个性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1997年
8 辛朋涛;教师工作动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清华;高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10 李保强;教育格言及其现实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颖;苏霍姆林斯基心理教育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2 倪寿英;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成长观及其现代启示[D];苏州大学;2008年
3 姚庆;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管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宋艳平;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观及其当代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国琴;苏霍姆林斯基爱情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6 叶玫;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丹丹;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必备素养及其培养途径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郭肖;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伦理思想新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路希;苏霍姆林斯基农村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曲盛男;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11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711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