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协动教学法”的实验及其启示
本文选题:教学方法 切入点:协动教学法 出处:《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01期
【摘要】:协动教学法是在推行设计教学法遭遇困境的过程中,在吸收道尔顿制和葛雷制等教学方法优点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近代小学教育实践而设计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协动教学法的实验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却给当时教育界的教学方法实验指明了新的方向,即从对新教学方法的介绍、模仿走向自己的发明创造。科学的精神和实验的态度,成为新教学方法实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Abstract]:Assis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method is a teaching method of design difficulties, based on the advantages of absorption of the Dalton system and Geleizhi teaching method, a teaching method combining modern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practice Chinese designed. Co teaching method although the experiment did not achieve the desired objectives, but to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education the experiment indicates a new direction, namely from the new teaching method is introduced, imitation to their own inventions. Spirit and experimental science attitude, becom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new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s must be followed.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K25;G5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张静芳;;试论晏阳初的文化观[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黄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综合化追求的特征及问题——中美综合课程历史进程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5 吴怡龙;;五四前后教育心理学的引入及其对教育实验的影响[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6 肖朗;杨卫明;;江苏教育总会与清末“单级教授”的导入和推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4期
7 黄明喜;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早期师范教育变革[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熊贤君;;试论余家菊的活动教学思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周洪宇;申国昌;;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柳夕浪;;向历史学习,走教改实验自己的路子——30年教学改革实验的回顾与反思[J];基础教育课程;2009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洪宇;;中国教育百年改革的经验教训[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瑛;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喻永庆;《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晓林;中国近代农民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孙颖;从自在到自觉[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迪皋;从外推走向内生[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光春;制度生成与实践失范[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丹;道尔顿制在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艾洋志;幼儿园户外操类活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利召;近代教育均衡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云;综合课程实施中教师多学科知识整合能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卯;朱经农基础教育课程思想及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杰;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方卉;陶行知社会教育思想简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于洋;民国时期中小学语文教学实验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9 郭明明;初中数学课“班内动态分层合作教学”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姜雪婷;阶段性自我指导学习模式(SSDL模式)在高校女子健美操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利民;刘斌;;激情教学法在《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韦秋杰;李绍波;;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效性[J];传承;2008年20期
3 王晴;胡耀忠;张义成;;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思考[J];文教资料;2009年13期
4 唐春波;周武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探析[J];学理论;2010年19期
5 何景春;时阳阳;;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论带史”的教学方法[J];党史文苑;2011年08期
6 鲍静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高教论坛;2007年02期
7 毛圣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创新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07年24期
8 邱秀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11期
9 韦国友;;试谈《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10 江萍;;七三一部队是怎样实验和制造细菌武器的[J];华章;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肖忠生;;论严复与中国近代教育[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2 胡辛人;;浅论华中敌后的干部学校教育[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5年
3 李志军;;第十九章 格致书院与实学教育[A];实学文化与当代思潮[C];2002年
4 史习基;;西学东渐中的沈葆桢教育思想和实践[A];沈葆桢生平与思想研究——沈葆桢巡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高慧斌;;京师同文馆“馆政”与“掌教”制度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高培华;;祁建华与“速成识字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记者王云峰;日军用活人做实验不容否认[N];辽宁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柯学东邋赵琳琳;广东“两弹”人员忆原子城岁月[N];广州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李勇;一○○细菌部队:比恶魔更恶毒[N];长春日报;2005年
4 闫广芬 张立彬;近代商人与近代教育[N];光明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南香红;iu罪没有结束的细菌战[N];南方周末;2005年
6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徐宜军;“731遗址”是遗产还是遗毒[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7 记者 张俊梅;“蔡元培中国文化交流使者”在京开幕[N];中国文物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刁振娇;论地方议会制度在清末的实验[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成增;张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2 陈e,
本文编号:1711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711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