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在线课程的文化选择

发布时间:2018-04-05 09:27

  本文选题:在线课程 切入点:文化特征 出处:《江苏高教》2013年04期


【摘要】:在线学习作为新的学习形态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远程教育、企业员工培训等领域。相比传统课程,基于在线学习的在线课程具有交互性、灵活性、生成性、开放性特征。从课程主体需要和课程发展规律双向关系看,在线课程有知识本位、社会本位、人本位三种价值取向。"对话"与"开放"是在线课程文化的必然选择,即要构建全球在线课程的文化新秩序、国际化的交互式教学新语境、全球精神的在线课程目标、内容、标准。
[Abstract]:As a new learning form, online learn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lassroom teaching, distance education, enterprise staff training and other fields.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courses, online courses based on online learning are interactive, flexible, generative and ope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wo-way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iculum subject needs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rules, online curriculum has three value orientations: knowledge based, social standard and human standard. "Dialogue "and" opening "are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online curriculum culture, that is, to construct a new cultural order of global online curriculum, a new interactive teaching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an online course goal, content and standard of the global spirit."
【作者单位】: 江苏开放大学开放教育教学部;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基金】:2011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网络环境下成人契约学习研究”
【分类号】: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重鸣,陆兴海;不同年龄城乡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多方法复合式分析[J];心理科学;1997年02期

2 何杰;;论名校长培训的价值取向及其培训模式的重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鲁志芳;;远程教育的质量保障:关注在线课程评估[J];考试周刊;2007年23期

4 朱成娟;;试论“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及其对我国社会控制模式的影响[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5 邬志辉;马青;;中国农村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与道路选择[J];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6 冯大鸣;;英国英才教育政策:价值转向及技术保障[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04期

7 赵丹凌;关于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反思[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8 李家成;“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的反思[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Terry Anderson,Fathi Elloumi,肖俊洪;在线学习的理论与实践[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10 周国茹,冔莉,郑蕴;教师权威的现代化转型诠释[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晓波;;以发展为核心: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培养的价值取向[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丁兴坤;;教研写作的价值取向对教师写作实绩的影响[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程守艳;;浅析贵州远程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彦垒;邓金平;胡竹菁;;研究生价值取向和精神信仰的初步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程细平;;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和谐社会教育政策的价值追求[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章志光;;学生的价值观与新社会行为的关系[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7 周萍;;云南省大学生心理调查研究初步分析[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8 胡鹤毅;;试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引内发”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9 金忠明;;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论纲[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10 王道一;唐革非;;浅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的导向[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二卷)[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郭虎;“学有所教”的政策价值取向[N];宁夏日报;2009年

2 记者 卢刚;CIMA和Elsevier公司推出管理级在线课程[N];财会信报;2008年

3 山东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覃川;教师要警惕那些赞美[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黄梅县新开镇一中 黄树青;强化班子作风建设 助推学校快速发展[N];黄冈日报;2010年

5 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陆安;德国教育印象[N];江苏教育报;2010年

6 吴世彩;真实化,,生活化:当下德育的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华亭县安口学区 张俊福;评课应做到“六看”[N];平凉日报;2005年

8 江苏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主任 程振响;为教师职业生涯设计导航[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采写 实习生 李广荣 刘金练 杨涛;课改:品尝“螃蟹”的滋味[N];中山日报;2006年

10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 靳雁;教育公平:武汉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N];长江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旭东;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晴;从“教化”到“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7年

4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张红霞;在变动中寻求秩序[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董玉琦;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原理:要因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冬岩;实践智慧:一种可能的教学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萍;关注“成人”: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许丽伟;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彩霞;非规范性学生评价价值取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柴逢国;对建国后(1949—1999)教育方针价值取向演变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万玉;关注生命[D];河南大学;2003年

6 陈艳宇;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发展与价值取向[D];西南大学;2006年

7 徐坤;明清蒙学教材的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菁华;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艳娟;教育只是实现人的社会化吗[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红英;新课程视野中教师评价的价值取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14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714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2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