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教学法”述评
本文选题:设计教学法 切入点:实验 出处:《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07期
【摘要】:20世纪20年代前后,在杜威教育理论的影响下,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传入中国,并在俞子夷、沈百英等教育家推动下,设计教学法在当时小学教育界得到了广泛运用。"设计教学法"强调儿童的自主活动、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生活实践等,是对传统的"五段教授法"的反动,为当时教育实践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也为我国当前教学改革实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Abstract]:Around 1920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ewey's educational theory, Kebertru's "design teaching method"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and promoted by educators such as Yu Ziyi and Shen Baiying, the design teaching method was widely used in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at that time. "The design teaching method, which emphasizes children's independent activities, hands-on ability, cooperative consciousness and life practice, is a reactionary reaction to the traditional "five-paragraph teaching method" and infuses a new vitality into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at that time.It also provides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for the current teaching reform experiment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2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哲生;;胡适与西方近世思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王守恒;关于教育社会学研究本土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张珍珍;朱镜人;;教育交流对安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王建;;思想品德课“商榷式”教学的探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张静芳;;试论晏阳初的文化观[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王润芳;;传统教学与互动教学相结合[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12期
9 黄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综合化追求的特征及问题——中美综合课程历史进程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10 沈文钦;;观念的力量——评《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周洪宇;;中国教育百年改革的经验教训[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余波;徐仲林;;清末民初教育转型时期我国课堂教学特点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聂映玉;;浅议五四运动前后中美教育考察对中国初等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4 周韬;谭献民;;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初等教育发展述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吴洪成;;日本在侵华期间实施的奴化教育——中国现代史上特定的教育历史现象[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2)——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胡耿;;比较教育研究在中山大学的早期历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7 宗先鸿;;《爱弥儿》的传入及对中国近现代作家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8 霍云丽;;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在华的传播与接受[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9 金燕;;圣约翰大学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A];近代中国(第八辑)[C];199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艳玲;民国时期中国职业指导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运明;1928-1937年山东中等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张礼永;教育建设的第三条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福春;美国教育学演进史(1832-195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瑛;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喻永庆;《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博实;林传甲与黑龙江近代教育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程焱;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彪;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薛小雷;近代以来中国学前教育向外国学习的历史与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伟;情感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方法与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任少飞;我国高校引智政策变迁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7 王丛丛;清末新政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初步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林;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佳;重庆高校留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魏建徽;教育即引导[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洪宇,向宗平;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2 聂彩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3 马广海;社会心理学对传播学的影响初探[J];文史哲;1998年01期
4 李珉;略论《诗经》中的“群”、“怨”意识[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3期
5 陈希;胡适与意象派[J];鄂州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6 何乃英;泰戈尔与郭沫若、冰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7 段宝利,赵俭,董汉英;游戏对提高和发展幼儿协调性的实验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8 黄志;论非技术因素对船舶安全的影响[J];航海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9 舒宜方,段联合,蔡世斌;R_2O、SO_3对回转窑硅酸盐水泥熟料煅烧和质量的影响[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10 王令金;试论“一二·九”运动的深远影响[J];济宁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志东;顾军;;KF506对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NO分泌的影响[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张海峰;;头皮针对脑缺血大鼠模型内皮素-1的影响[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韦娜;糜漫天;郎海滨;黄国荣;张乾勇;;HOXB1基因转染对HL-60细胞视黄酸代谢和α-干扰素表达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4 李雅瑾;李玉桂;彭东;;健康指导与患者行为方式对可摘局部义齿清洁的影响[A];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章之蓉;谢瑞生;陈廷超;;超声波对鱼类发育生长的影响[A];首届粤港生物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张军;李波;;脑健胶囊对老年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的影响[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7 高淑杰;张肃;张日辉;;灌注胰岛素和葡萄糖对人骨骼肌糖原浓度的影响[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应用生理学委员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刘成;赵俊芳;刘成海;胡义扬;徐列明;刘平;;丹参酸乙对TGF-β1刺激肝星状细胞胞内Smad3蛋白表达的影响[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江晖;;铺层纤维渗透率实验研究[A];2009年度全国复合材料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颜怡霞;徐伟芳;陈刚;黄西成;郝志明;;2A12截锥壳跌落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关慧;让文化取代制度[N];人民政协报;2005年
2 江华;美海军顾问实验人冬眠[N];中国国防报;2007年
3 齐国梁 刘文明;洒向校园尽是爱[N];辽源日报;2006年
4 钟邰;省实验闽剧院首次从马祖中转赴台演出[N];福建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李炳亭 特约记者 洪湖;山东莘县实验初中课改的“三”字经[N];中国教师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方炜杭 通讯员 李典利 周长青;村民约法:古弄村的民主实验[N];福建日报;2011年
7 员娟绸;我省在10个县(市、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何婷婷;把“心香”献给“叶”的事业[N];淮南日报;2007年
9 唐雪薇;田蔓莎涉足实验戏曲[N];四川日报;2006年
10 通讯员 杨居平 杨倩;高素质教师造就高质量教学品牌[N];安康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星;影响·契合·创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冬林;东道国贸易环境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梁桂芳;杜甫与宋代文化[D];山东大学;2005年
4 杨菁;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贷市场供求主体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李国华;结构主义文论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周泽峰;出口退税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7 黎春娴;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及其对价值观影响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8 倪祥妍;日本小说家与郁达夫[D];苏州大学;2009年
9 徐沛君;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10 卢军;影响与重构——汪曾祺小说创作论[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兆兴;美国利益集团与中国最惠国待遇(1990—2000)[D];山东大学;2006年
2 许颖华;加载水平力的微型种植体对幼犬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3 程刚;破山海明禅师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4 乐帧益;魏晋玄学与辞赋[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丁冠宇;家庭教育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静怡;美国风景园林师学会奖与美国风景园林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7 李顺成;21世纪初澳大利亚的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其对中澳关系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8年
8 郭其轶;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景观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蔡榕津;武则天在唐前期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8年
10 齐晖;论词块教学对提高学生听力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18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718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