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捍卫公民身份的完整性:媒介时代公民教育的批判立场

发布时间:2018-04-18 07:45

  本文选题:公民教育 + 公民身份 ; 参考:《教育学报》2013年02期


【摘要】:公民是基于权利的义务自觉承担者,其身份的核心要素乃在于权利与义务。在信息即现实的媒介社会,公民的权利表达由于建立在被操控的媒介信息基础之上,其权利不可避免地沦为了被媒介操控的对象。与此同时,现代媒介通过操纵各种符号,营造出指向个体欲望的诱人的"丰裕社会",将个体从对他者和社会的义务承诺中拉回自身,消解了个体承担公民义务的自觉意识。权利的被操控和义务的被消解,从根本上瓦解了公民身份。捍卫公民身份的完整性,一是要帮助个体通过多角度的识读媒介信息,使其从媒介信息的操控中解放出来;二是要帮助个体认识和洞悉媒介信息所包含的各种意识形态的控制,从而克服自我欲望的局限而走向对他人、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深切关注和责任担当。
[Abstract]:A citizen is a conscious bearer of obligations based on rights, and the core element of his identity lies in rights and obligations.In the media society where information is the reality, the expression of citizens' rights is inevitably reduced to the object of being manipulated by the media because they are based on the controlled media information.At the same time, by manipulating various symbols, modern media create an attractive "rich society" that points to individual desires, pulling individuals back from their commitment to others and society, and dispelling the conscious consciousness that individuals bear civic obligations.The manipulation of rights and the deconstruction of obligations fundamentally disintegrate citizenship.To safeguard the integrity of citizenship, one is to help individuals liberate themselves from the manipulation of media information through multi-angle reading of media information, and the other is to help individuals understand and insight into the control of various ideologies contained in media information.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self-desire and toward others, society, the country and the world of deep concern and responsibilit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2012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媒介时代的公民教育:基于媒介批判的立场”(课题批准号:CEA120119)阶段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饶从满;;主动公民教育:国际公民教育发展的新走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2 刘学斌;韩莹莹;;“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公民教育[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传统德育的历史性转型[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4 张鲁川,韩文清;新的公民身份的出现:关注自己并超越国界[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03期

5 姬振旗;;公民教育概念辨析[J];河北法学;2008年01期

6 顾成敏;;论公民教育的时代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周燕;关于学校公民教育的内涵——兼谈学校公民教育的负效应[J];学术研究;1999年07期

8 万明钢,王文岚;全球化背景中的公民与公民教育[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王晓辉;;法国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当前改革[J];教育科学;2009年03期

10 卜玉华;;西方道德教育、品格教育与公民教育关系初探[J];教育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晖;赵慧敏;;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与人的发展[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2 张志俭;;从信息到形式:通过传媒教育令公民教育教学变得更出色[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中国大陆学校德育改革的历史性转型[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洪明;;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历程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5 刘东建;;解构、整合与重建——大众传媒时代的公民教育[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丁永为;;二十一世纪初杜威教育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梁恩荣;;是什么使他们成为活跃公民?(汇报香港教育学院6月9日及10日两岸四地研讨会)[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兆t,

本文编号:1767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767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2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