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使命”的概念界定:逻辑与经验相结合的视角
本文选题:概念界定 + 逻辑与经验 ; 参考:《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摘要】:教育学的概念界定适合采用逻辑与经验相结合的方法。把"学校德育使命"作为概念个例,运用此方法论原则从逻辑和形成两个向度进行分析,"学校德育使命"可以界定为:以德育功能为基础,以学校组织为依托的德育主体对所应承担的德育任务的接受、认同而自主确立的价值追求。
[Abstract]:The definition of pedagogy is suitable for the combination of logic and experience.Taking "miss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 as a conceptual example, and applying this methodological principle to analyze from logic and forming two dimensions, "miss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 can be defined as: based on the function of moral education.The subject of mor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school organization accepts the moral education task and identifies with the value pursuit of independent establishment.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资助课题:DEA090284 湖北省教学研究资助项目:2012204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孙喜亭;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2 石中英;;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3 张香兰;;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4期
4 丁钢;;教师教育的使命[J];当代教师教育;2008年01期
5 张劲;;论当代中国大学的德育使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芹艳;;西南地区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利用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2 王立慧;高等学校负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使命[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孙凤才;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民族精神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J];党史文苑;2005年18期
4 王鹤;;大学生理性民族主义教育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16期
5 马家安;;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调查与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8年02期
6 崔庆玲;;现今高校德育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7 么加利;郝少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问题分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4期
8 范启国;岳峰;;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系统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唐开福;;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传承困境与学校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10 邵明英;;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研究综述[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金忠明;李福春;;中国基础教育发展中问题的反思与前瞻[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大磊;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邓红;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兰州大学;2011年
3 赵娟;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车丽娜;教师文化的嬗变与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任胜洪;现代性与民族性:侗族歌班的教育人类学考察与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6 袁德润;当代中国基础教育与文化传统关系再认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植凤英;西南少数民族心理压力与应对:结构、特征及形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肖正德;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突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徐广宇;论现代大学的文化使命[D];南开大学;2009年
10 董海霞;文化视域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皓;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罗晶;论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翟冬园;贵州瑶山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文化路径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杨林;20世纪90年代以来瑞典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李宝石;《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多元文化类型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刘梅;北川羌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韩玲;民族地区“新课改”应有的哲学理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特木其乐图;蒙授中小学的管理理念与管理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黄栋;高校国防教育中民族精神培养[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刘明;我国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德顺;;生活中的“多元”与“一元”[J];长白学刊;2006年05期
2 张人杰;;学生道德社会化内容的应有之义:“共享”抑或“多元”[J];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平;;“学校德育使命”的概念界定:逻辑与经验相结合的视角[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770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770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