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理念如何落地,育人模式如何构建——“第二届全国和美教育论坛”启事
本文选题:育人模式 + 办学理念 ; 参考:《人民教育》2013年20期
【摘要】:正2012年,首届全国和美教育论坛在四川省成都市圆满闭幕。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校长对"和美"理念和"和美育人模式"进行了深度解读,近40所学校结成了全国和美教育联盟。2013年,第二届全国和美教育论坛即将开幕。我们将进一步思考:形而上的和美理念,如何才能落到实处?和美育人模式的构建,该以何为支撑?和美的个性人格,如何才能浸润养成……
[Abstract]:In 2012, the first National and American Education Forum in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successfully concluded.At the meeting, experts and principals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made an in-depth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harmony and beauty" and "the model of beauty education", and nearly 40 schools formed the National Union of Peace and American Education. In 2013, the second National and American Education Forum was to be opened.We will further consider: metaphysical beauty, how can we put it into practice?What should be the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education mode?How to infiltrate and cultivate the personality of beauty.
【分类号】:+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浙江省教科院启动二轮农远工程《转换育人模式》和《“浙派教育家”进乡村》项目[J];浙江教育科学;2010年06期
2 任建胜,王宁,马建军;特色教育的育人模式——“立交桥”育人模式[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李自茂;论江泽民的育人思想[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余红;以人为本,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J];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05期
5 刘玉琼;刘毅;;“教学做合一”育人模式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运用——以内江师范学院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冯君南;构建适应未来的现代办学模式[J];广西教育;2001年18期
7 毕宗林;;“互助式帮扶”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下);2011年03期
8 胡列;;民办大学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关于民办大学管理和教学模式创新的回顾与反思[J];民办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9 王彦荣;努力探索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10 郑万学;;以学生为主体 构建新型的育人模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友超;;庄泽宣及其《教育概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李情;;学校“再生产理论”本土化的几个问题[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郭红霞;;“质的研究方法”文献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何志均;;民办教育是教育经济学应特别关注的领域[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王伦信;;论教育研究实证化趋势在近代中国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6 傅维利;;教育研究原创性探析[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7 李X 业;;关于办好民办培训性外国语教育机构的认识和实践[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8 丁榕;;建立中学生心理素质档案的实践探索[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9 杨善发;;试论夸美纽斯的教育研究法——类比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曾广湖;;构建“三个世界”,办人民满意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西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娜;铁东区教育局三位一体育人模式成效喜人[N];四平日报;2006年
2 哈尔滨剑桥教育集团董事长 于松岭;在选择与改革中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肖斌 魏波;枫叶烂漫映红日 桃李芬芳满天下[N];中国教师报;2010年
4 ;朱静芝率我省教育参访团访问台湾[N];陕西日报;2011年
5 秦新春;学校管理:发掘潜能 发挥个性[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记者 亢充光;欲将立人先求立师[N];抚顺日报;2010年
7 记者 张冰梓;学会感恩 承担责任[N];珠海特区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张滢;找到办学理念与新课改的契合点[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扬州市教育局局长 一言;理念、管理、队伍[N];江苏经济报;2007年
10 记者 顾晓萍;校长围绕课堂转 教师围绕学生转[N];石家庄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洪兰;科学主义与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闫德明;学校品牌个性的组织识别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孙振东;教育研究的主体性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红岩;课程改革推进中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周加仙;基于脑的教育研究:反思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闫旭蕾;教育中的“肉”与“灵”[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忠;商会与中国近代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10 戴军;教育理论研究的后现代思维倾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旭东;信念的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吕晓瑞;教育研究中的人文主义方法论述评[D];西南大学;2011年
3 彭娟;整合视野中的教育研究与思维方式的变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芬;学校文化变革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任永泽;打破思想的牢笼:教育研究的原创性之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谭扬帆;近二十年英国教育研究的特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宋敏;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现状、问题及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邓跃军;罗弨重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胡东坡;当代校长引领学校变革的内在依据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谢美华;浅评定量研究方法及其在我国教育研究中的应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722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772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