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择校禁令成效不显的政策反思
本文选题:择校 + 零择校 ; 参考:《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12期
【摘要】:尽管政府对择校行为三令五申,并频频出台相关抑制政策,但成效不显、收效甚微。究其缘由主要是政策环境供给失衡、政策制定方案失偏、政策执行操作失效所致。为化解这一难题,除却教育系统本身的努力之外,我们还应力促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切实完善监督问责制,在适度借鉴他国择校政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我国择校政策高效运行的相关思路。
[Abstract]:Despite repeated demands on school selection and frequent restraint policies, the government has had little success. The main reasons are the imbalance of the policy environment, the policy-making scheme and the failure of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in addition to the efforts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itself, we should als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pervisory accountability system, and draw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other countries' school selection policies. Continue to expand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China's school policy ideas.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类重点项目“农村教师发展状况和保障机制研究”(AFA110013) 杭州师范大学“勤慎”研究资助项目成果之一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文东茅;;我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及其对弱势群体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2 陈天红;对“禁止择校”政策的现实性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5年07期
3 柴江;;“关系”:教育公平难以破解的困局[J];教育学报;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仓海;唐德善;;水资源公共政策:概念与体系[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2 王申;刘辉;;谈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困境[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刘升忠;;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发展之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0期
4 张云昊;;结构二元性:公共政策与个体理性行动之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吴亭;;论微博兴起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6 梁迎春;;论地方政府行政执行力建设[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江永清;;稀缺性、政府与市场作用边界问题——超越传统的公共物品分析途径[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魏风劲;;我国城市社会管理的多元平衡与无为而治[J];上海城市管理;2012年02期
9 赵越;刘程程;;决策民主化改革应更关注事业单位中的弱势群体——以大学编外人员社会保障情况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6期
10 张灵;;公民网络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超荣;万艳华;屠李;;公共政策导向下的规划评审制度改革[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平水;靳钰炜;;山西省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的研究——从校际教育资源配置的角度[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杨中茂;;基层政府政策执行力建设的路径探讨[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庆乐;;工具选择与政策创新[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朱广忠;;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利益调控:目标、原则与机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阚兴龙;;基于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东莞市为例[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辉;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下会计准则的政策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3 范兴坤;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D];南京大学;2010年
4 刘敏;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及其绩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祝志芬;中国义务教育福利制度的发展及其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邸慧君;我国体工大队“院校化”改革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卓惠萍;论政府对农村性别文化的型塑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薛瑞;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农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沉香;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反思与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明;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调研报告[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苏兆斌;大庆油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嬗变与评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谢思香;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补贴政策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王季秋;破产资源县(市)“矿业财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6 寇明章;甘肃省包装技术协会职能转变探析[D];兰州大学;2010年
7 王斌;开发区准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井晓琦;西安市全民创业政策评估[D];西北大学;2010年
9 刘剑萍;强化理论在公共部门高层管理活动过程的应用[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冯晓;基于合作治理的广州市越秀区公共文化设施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劳凯声;重构公共教育体制:别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刘强;择校与教育公平浅谈[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范先佐;择校与免费教育[J];教育与经济;1996年04期
4 张淑锵,程宏宇;就近入学与择校现象: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浅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1期
5 文东茅;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的政策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1期
6 叶玉华;教育均衡化的国际比较与政策研究[J];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7 赵玉山;就近入学的障碍对策[J];内蒙古教育;1999年06期
8 陈午晴;中国人关系的游戏意涵[J];社会学研究;1997年02期
9 孙海峰;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研究评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01期
10 关华 ,斯盛;效率优先与均衡发展的博弈——2005中国择校问题透视[J];校长阅刊;2005年Z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向英;;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2 张e,
本文编号:1777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777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