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星策略体系的移动教学平台设计
本文选题:星策略 + 移动教学 ; 参考:《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09期
【摘要】:为了使云服务更好的运用于移动教学,提出星策略体系理论。星策略体系由星系设计、星系教学策略及教学活动设计三部分组成。由课堂教学与移动教学的关系及云服务的现状引出星策略体系理论,研究在教学中如何应用星策略及云服务,基于星策略体系理论的指导设计了移动教学平台,以期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the cloud service better used in mobile teaching, the star strategy system theory is proposed. The star strategy system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Galaxy design, Galaxy teaching strategy and teaching activity desig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mobile teaching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loud services lead to star strategy system theory, and study how to apply star strategy and cloud suit in teach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tar strategy system, a mobile teaching platform is designed to serve the teaching better.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信息与网络中心;中国药科大学教务科;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姜新春;陈章其;;网络教学平台支持移动学习的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1期
2 朱学伟;朱昱;徐小丽;;基于碎片化应用的微型学习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德宝;;三合一模式教学平台分析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01期
2 陈丹;;基于Web技术的学习资源平台的构建[J];硅谷;2010年07期
3 张华;徐强;刘志广;王静;刘季红;;现代分析化学网络开放教学平台的构建[J];化工高等教育;2010年01期
4 叶庆国;陶旭梅;徐东彦;;分离工程网络综合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12年01期
5 厉毅;郑炜;;移动学习在农民大学生培养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6 司雨昌;;基于Moodle平台的移动学习扩展技术探究[J];计算机时代;2011年02期
7 周震;朱敬东;;移动教育视角下中小学教师研修平台的构建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4期
8 刘洪宇;;把课程建在互联网云平台空间的创新实践与推广意义[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年09期
9 容会;陈震霆;周绍景;唐燕;王晓亮;;基于手机平台的移动教育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2年12期
10 赵国增;郭恒川;;“数字逻辑”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与研究[J];科技视界;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文龙;基于Moodle平台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锐;基于学生需求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肖勉;E-Learning2.0理念下学习社区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4 卫玉;推送技术在网络教学平台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柏忠贤;移动学习支持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6 周震;基于移动流媒体技术的中小学教师研修资源设计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7 崔阳华;基于THOEL网络教学平台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池海;济南市全民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9 唐泽;教师微课程作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振亭;赵江招;;微型学习:成人教育的新途径[J];成人教育;2010年07期
2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3 张洁,孟昭鹏,张亚平;PDA网络访问代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2003年09期
4 朱守业;;面向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和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沈向峰;适应多种数字化设备的因特网内容规范和转换工具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1年
2 冯统成;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钦波;李东旭;;全方位构建网络辅助教学平台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2 王平达;郭惠玲;;搭建网络教学平台 拓展法学课的教学空间[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1期
3 娄晖;;利用blog构建个性化教学平台的实践与探索[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王景;;数字化教学平台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年01期
5 陈声健;马维启;;基于Moodle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岑俊杰;;Sakai平台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7 岑俊杰;;基于Sakai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8 余筱婷;丁向民;;基于ASP.NET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29期
9 梁兢;;基于高校多媒体教学平台的质量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年01期
10 蒋文静;;构建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探索研究[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传梁;赵润麒;;试论“主体性教学”(节选)[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2 倪娟;海门市海南中学课题组;;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初中课堂教学良好心理状态的实验研究”中期实验报告[A];全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C];2004年
3 李春鹏;张新奎;李为民;;信息化课堂教学“三原则”解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庞维国;;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性学习:生成论的视角[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郑祖利;;浅谈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李凤平;;对提高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认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7 李凤平;;对提高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认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8 李玉堂;;奏好课堂教学“三部曲”[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9 鄢晓英;雷俊丽;;探讨课堂提问[A];第十五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七届工程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林叶锦;李世臣;;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实现方法[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2000年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朔;全球最大的远程教育教学平台技术鉴定会圆满结束[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2 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严育洪;莫让学生在“被学习”中悟空[N];江苏教育报;2010年
3 顾金光;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之符号诠释[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崔丽霞;小议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N];莱芜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鲍仁;课堂改革:催生特色鲜明的课堂教学文化[N];泰州日报;2011年
6 严永梅;课堂教学要有“厚重”感[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张国富 作者单位 靖远县北湾中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N];白银日报;2005年
8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张梅玲;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阳光心理[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特级教师 金哲民;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N];东方城乡报;2008年
10 黄梅县教学研究室 王定成;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谨防几个误区[N];黄冈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秀峰;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5 刘宇;意义的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良初;课堂传播效果:研究的维度与理论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然;基于视频分析的PGP电子双板平台课堂教学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占丰菊;课堂教学中教师互动性决策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强;在线测评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奕;中国语境下中外教师课堂互动的对比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5 陈小青;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红玲;论教学反思[D];山西大学;2007年
7 赵晖;哈尔滨市南岗区小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侯元丽;课堂有效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袁进霞;迈向滋润生命的殿堂[D];河南大学;2004年
10 洪中元;试论课堂教学中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37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837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