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多媒体学习研究的未来:基

发布时间:2018-05-11 05:08

  本文选题:多媒体学习 + 认知神经科学 ; 参考:《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摘要】:多媒体学习科学研究历经数十年的努力,其认知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已基本成熟,并被有效应用于实践。然而,从建立一门扎根于理论的循证科学这一自我期许来看,它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模型中学习者对材料进行选择、组织与整合的具体机制究竟是什么?实验室情境下得出的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能否被平滑地迁移和应用于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实践?随着新的学习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涌现,多媒体学习科学研究从具身认知理论、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论和会话分析方法中汲取未来发展的思想资源:具身认知强调认知、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为多媒体学习认知加工过程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基于设计的研究视"实践的逻辑"为最高准则,将实验场所从实验室转到现实教学情境,为扩展实验室研究严格的边际条件提供新的方法论指导;会话分析强调多角度、长期的课堂交互研究,为多媒体学习研究扩展到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方法。
[Abstract]:After decades of efforts, the cognitive theory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y of multimedia learning science have been matured and applied to practice effectively. However, from the self-expectation of establishing an evidence-based science rooted in theory, it still faces many challenges: what are the specific mechanisms for learners to choose, organize and integrate materials in the cognitive model of multimedia learning? Can the principles of multimedia teaching design in the laboratory be smoothly transferred and applied to the complicated and changeable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With the continuous emergence of new learning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multimedia learning science studies draw from the theory of physical cognition, design-based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conversational analysis methods to draw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ideological resources: physical cognition emphasizes cogni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ody and environment provides a new analytical perspective for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multimedia learning, and the research based on design regards "logic of practice" as the highest criterion, and transfers the experimental place from the laboratory to the real teaching situation. It provides a new methodological guidance for extending the strict marginal conditions of laboratory research, while conversational analysis emphasizes multi-angle, long-term classroom interaction research, which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multimedia learning research to be extended to real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基金】: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全媒体的基础教育数字资源的组织与推送模式研究”(2012B008) 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赛博基础设施促进研究型大学变革的理论与策略研究”(120002040679)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5期

2 郑旭东;吴博靖;;多媒体学习的科学体系及其历史地位——兼谈教育技术学走向“循证科学”之关键问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3 王建中;曾娜;郑旭东;;理查德·梅耶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基础[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4 文东;王玉琴;吴秀园;;基于认知神经科学视角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创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5 严莉;苗浩;王玉琴;;梅耶多媒体教学设计原理的生成与架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晶;石向实;;社会认知具身化:解释、研究领域与问题[J];心理研究;2011年03期

2 唐佩佩;叶浩生;;作为主体的身体:从无身认知到具身认知[J];心理研究;2012年03期

3 王朝勇;;使用网络多媒体课件学习的优势、问题与优化策略[J];新闻世界;2010年11期

4 利爱娟;李慧;;文化对具身认知的影响[J];前沿;2011年23期

5 陈菊平;;新媒体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年03期

6 石晋阳;陈刚;;基于内在逻辑分析的PowerPoint课件的有效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11期

7 陈凤;黄_g;;悦趣化学习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以第二人生游戏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05期

8 王亭;;教学动画设计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10期

9 许群;;论多媒体学习的空间接近原则[J];软件导刊;2011年05期

10 宋阳;;数字化教育游戏与建构主义思想的探讨[J];软件导刊;2011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小兵;中学地理电子教学地图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文宇;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尚晓青;DGS技术与初中几何教学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金慧;学习支持问题库的设计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伟业;虚实相生[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仕品;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学生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张家华;网络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张茂林;听障学生阅读理解中的策略运用及其眼动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名卓;网络课程的可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伯邑;具身心智相态文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张伟;高校网络教学视频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余嘉;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合作、探究式作文教学的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4 廖小群;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远”工程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余金泉;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语文教师素养问题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韩春华;初中英语教材插图的有效使用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相瑞;技术支持的农村客家方言儿童汉语语音意识训练研究[D];深圳大学;2011年

8 崔爱珍;不同认知方式大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插图效应[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崔继振;网络教育游戏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鑫;新课标下高中三套化学教材(必修1)中插图的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常欣,王沛;认知负荷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启示[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2 李其维;;“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心理学报;2008年12期

3 桑新民;郑旭东;;凝聚学科智慧 引领专业创新——教育技术学与学习科学基础研究的对话[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6期

4 孟伟;;如何理解涉身认知?[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12期

5 费多益;;认知研究的现象学趋向[J];哲学动态;2007年06期

6 郑旭东;吴博靖;;多媒体学习的科学体系及其历史地位——兼谈教育技术学走向“循证科学”之关键问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7 王建中;曾娜;郑旭东;;理查德·梅耶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基础[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龚德英;多媒体学习中认知负荷的优化控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英豪;梅耶多媒体学习研究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725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8725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b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