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动态情境任务中自闭症儿童社交定向的眼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1 03:14

  本文选题:自闭症儿童 + 动态情境 ; 参考:《中国特殊教育》2013年09期


【摘要】:以智力发展水平相匹配的37名自闭症儿童和28名普通儿童为被试,采用卡通动画片中不同类型的社交情境(正向和负向)片段作为刺激材料,借助Tobii X120眼动仪系统记录并分析被试的眼动数据,探讨自闭症儿童在动态情境任务中社交定向的眼动特征。结果发现:自闭症儿童对社交情境中目标区域的首进入时间和前注视点数显著长于或多于普通儿童;对于目标区域的注视时间和注视点数却显著少于普通儿童;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对正向社交情境目标区域的首注视时间显著长于对负向社交情境目标区域的首注视时间。研究者认为:自闭症儿童的社交知觉效能较低,存在较为明显的社交定向困难;社交定向的眼动特征表现出正性加工偏好的现象;社交定向的眼动特征可以作为自闭症儿童症状筛查的重要指标,并对教育干预工作具有启示作用。
[Abstract]:Thirty-seven autistic children and 28 ordinary children matched with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were used as stimulant materials in different social situations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 cartoon cartoons. With the help of Tobii X120 eye movement instrument system, the eye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in dynamic situational tasks were studied by recording and analyzing the eye movement data of the subjec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rst entry time and the number of anterior fixation points in the target area of the children with autism were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or more than those of the normal children, but the fixation time and the number of fixation points for the target are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for the normal children. The first fixation time of autistic children and ordinary children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of negative social situation targets. The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the children with autism have lower social perception efficacy and have obvious difficulty in social orientation, and the eye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orientation show positive processing preference. The eye movement characteristic of social orientation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index of symptom screening for autistic children and it can enlighten education intervention.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基金】:2013年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孤独症群体孤岛能力的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Y13C090017);2013年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学前儿童图画书阅读加工的眼动研究”(项目批准号:LQ13C09003) 2013年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学前融合教育中幼儿挑战性行为的功能特点研究”(项目批准号:Y201328488)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B8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云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颜色视觉突显的眼动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晓殷;卢建平;张英;寇聪;齐云柯;;孤独症面孔-表情识别的眼动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年01期

2 杨志刚;张亭亭;;自闭症儿童的认知特点和神经加工机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12期

3 朱蓓蓓;马伟娜;杨辉;谢宇;过雅琪;;孤独症儿童情绪状态理解能力的实验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4 龙细连;陈顺森;白学军;;自闭症儿童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视特点[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5 徐冉;;自闭症儿童面部表情识别特征及干预策略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6 连翔;;孤独症视觉策略综述、践行与反思[J];绥化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7 王伟平;苏彦捷;;孤独症儿童基于眼睛注视的社会性注意[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6期

8 魏寿洪;王雁;;自闭症儿童社会技能评估的研究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10期

9 张盈利;张学民;马玉;;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干预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04期

10 刘漪;杜亚松;赵志民;李婷;;孤独症患儿家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雷江华;程三银;冯会;;我国特殊儿童认知研究的新进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文斌;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面部表情识别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路忠;铜陵市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行为的流行病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2 龙细连;自闭症儿童社交面孔加工特点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3 陈晖;自闭症儿童对社交信息选择性注意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郭家俊;自闭症儿童图画书阅读中社会性信息加工特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江雪芳;提示线索对自闭症儿童社交注意的影响[D];闽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韦淑亭;自闭症儿童面部表情模仿的特点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刘理阳;面孔刺激材料特征对孤独症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许安兵;情绪调制感觉通道信息加工和注意资源的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4年

9 陈超伟;不同情绪面孔的注意捕获机制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春燕;孤独症儿童时序认知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郝芳;刘长江;俞国良;;颜色知觉突显对预览效益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序;;倾听心语,关爱自闭症儿童[J];中国摄影家;2011年06期

2 于松梅;自闭症儿童沟通行为及其干预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1999年03期

3 张静霞;;论我国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权益保障[J];学理论;2013年29期

4 唐蕴玉;;孤独的小星星——走进自闭症[J];大众心理学;2003年12期

5 蔡蓓瑛,孔克勤;自闭症儿童行为评定与社会认知发展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3期

6 沙海燕;对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训练[J];思想·理论·教育;2001年03期

7 李国瑞,余圣陶;自闭症诊断与治疗研究动向综述[J];心理科学;2004年06期

8 周念丽,方俊明;探索自闭症幼儿装扮游戏特点的实验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7期

9 吕晓彤,高桥智;自闭症儿童母亲在养育儿童过程中的需求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7期

10 贾林祥;;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及其形成原因[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官春兰;;自闭症诊断与评估的历史回顾[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王梅;;自闭症儿童身心特点及其缺陷补偿[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田文雁;;浅谈自闭症儿童的训练之模仿[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陈关粉;;自闭症儿童父母的心理支持[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葛高飞;雷秀雅;;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支持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李诺;刘振寰;;中医对自闭症的认识及治疗现状[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7 雷秀雅;;父母效能感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疗效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陈光华;方俊明;;自闭症谱系儿童模仿缺陷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曹漱芹;方俊明;;汉语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和中心信息统合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诺;刘振寰;;中医对自闭症的认识及治疗现状[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高志民;我国首家自闭症康复与研究中心成立[N];人民政协报;2007年

2 记者 陈枫邋通讯员 邓婉霞;爱因斯坦、比尔·盖茨是“自闭症天才”?[N];南方日报;2008年

3 记者 钱红艳;南京有近万自闭症儿童[N];南京日报;2009年

4 刘莉莉;自闭症儿童长大后,有的仍在苦苦挣扎[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本报记者 金勇;“星星雨”,所有努力只为改变[N];中国妇女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施嘉奇;自闭症孩子的“7岁尴尬”[N];文汇报;2010年

7 徐婧艾;为“星星的孩子”打开一扇“落地窗”[N];中国社会报;2011年

8 李敬;自闭症息儿:期待家庭政策支持[N];中国社会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刘婷婷;用影像留住感动 用真爱呵护心灵[N];中国社会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代刚;田忠民:给自闭症儿童点亮一盏灯[N];中国妇女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曹漱芹;汉语自闭症儿童视觉性语义理解机制的探索及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周念丽;自闭症幼儿社会认知实验及干预绩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郭德华;自闭症儿童生化免疫特征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陈光华;自闭症谱系儿童模仿能力系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孙玉梅;自闭症儿童母亲生活经验之诠释:现象学的视角[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刚;针刺配合音乐疗法治疗自闭症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陈顺森;自闭症幼儿面孔加工特点的眼动研究:社会认知缺陷指标的探索[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8 尹爱兰;Ras/Raf/Erk1/2信号通路过度表达与自闭症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监青红;太原市自闭症儿童教育机构的体育干预现状及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2 连福鑫;自闭症儿童面部表情加工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茂;自闭症儿童疑问句个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宇琛;自闭症儿童假装游戏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翟孟;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认知方式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邹静;自闭症儿童情感决策特点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7 潘燕华;自闭症儿童对约束性话语的回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齐星亮;自闭症共情—系统化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金丽;自闭症儿童对非人类面孔的加工及箱庭干预个案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10 荆杰;重庆市自闭症儿童母亲亲职压力及其社会支持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17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917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0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