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一体化:从“二元对抗”走向“有差别的统一”
本文选题:城乡 + 教育一体化 ; 参考:《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10期
【摘要】:长期处于失衡的城乡关系和由此形成的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拉大了城乡教育间的差距,使农村教育陷于落后、弱势的困局。因此,要实教育现代化,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首要问题便是要理顺城乡二元关系,就是要改变长期以来"二元对抗"的城乡教育发展格局,形成新型城乡二元关系,使之走向一种"有差别的统一"。
[Abstract]:The long-term unbalanced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he resulting dual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widen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and make rural education fall behind and become weak. Therefor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the first issue is to straighten out the d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at is, to change the pattern of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education which has long been "dualistic confrontation", and to form a new type of urban-rural dual relationship. To move towards a "differentiated unity".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课题批准号:BFA110051)“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魏峰;;城乡教育一体化:基于文化视角的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卫安;我国城乡教育关系制度的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巍;王一平;;街道的意义——城市住区模式的演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2 景冰琦;刘琨;;简析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3 孙群郎;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原因再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黄竹喧;;论《明日的田园城市》与中国土地制度改革[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朱春艳;张戎;;农田与城市景观的自然融合探析——以宁波北仑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9期
6 罗湖平;朱有志;;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共生机理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7 刘静怡;;基于城乡统筹的生态住区理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8 顾馨梅;苏君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创新[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9 卢依川;段建南;;绿心地区土地管理模式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10 童培浩;;对城市绿心的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化产业支撑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玉峰;新遗产城市[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5 董菲;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艳玲;民国时期中国职业指导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傅晓珊;城市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均衡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郑皓;北京新城城市文化环境建设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刘辉;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及环境响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冯振东;西部地区城乡市场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华富;明清徽州西递明经胡氏的繁盛[J];安徽史学;1994年04期
2 陈敏;清末士绅在新式教育领域内的活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王志军;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双重态度[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4 张生;;王宠惠与中国法律近代化——一个知识社会学的分析[J];比较法研究;2009年03期
5 曾满超,丁延庆;中国义务教育财政面临的挑战与教育转移支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6 劳凯声,刘复兴;论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7 鲍传友;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政策审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杨伟;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步伐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李敏;万正维;;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周晓红;李宁;;免费义务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公平的制度变迁[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年
2 温家宝;[N];人民日报;2009年
3 苏世隆;[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希敏;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2 赵全军;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研究(1978-2005)[D];复旦大学;2006年
3 寻广新;统筹城乡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庄江山;制度的哲学思考[D];复旦大学;2007年
5 高倚云;明清晋商文化传统、制度绩效与路径依赖[D];辽宁大学;2007年
6 周执前;国家与社会:清代城市管理机构与法律制度变迁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王忠生;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潘祥辉;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演化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马军显;城乡关系:从二元分割到一体化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10 杨伟敏;制度本体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益群;;农村教育要和农业携起手来[J];民主;2003年10期
2 余世存;;农村教育:一个关乎良心、历史和正义的问题[J];理论参考;2003年08期
3 ;农村教育的根本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36期
4 李政涛;农村教育缺什么?[J];中小学管理;2004年09期
5 陈飞;优异成绩的背后——美国农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J];世界教育信息;2004年10期
6 本刊编辑部;为发展农村教育提供优质服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4年01期
7 马娟;关于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思考[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8 施滋英,阮少伟;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探索[J];中国西部科技;2004年08期
9 杜育红;农村转型与农村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人民教育;2004年20期
10 王佑萌;关于农村教育评价问题的若干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家骥;;四川农村教育30年——农村教育30年变化巨大,贡献突出,树立了丰碑[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李少元;;我国农村教育的历史经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牟永皓;;由三代教师的服务意识,看农村教育的隐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4 段会冬;;从农村城镇化看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阳欢;李峰;;江西省农村教育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姚蓉;;发展农村教育与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祝清俊;宋康;刘振栋;孙永堂;;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山东省科协农科学会群、山东省农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农村教育水平滞后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潘琴;;关于贵州农村教育——对贵州农村教育的几点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永梅;;转变教育观念是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关键[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夫尔;农村教育:摆正位置是关键[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农村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基[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记者 赵建春;江苏为农村教育办大事办实事[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记者 牛喜林;发展农村教育,,甘肃担起政府责任[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孙文正;新世纪我国农村教育怎么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记者 俞路石;以创新精神推动农村教育持续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切实把农村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N];光明日报;2003年
8 孙全玉(作者系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为建设新农村奠基[N];淮南日报;2005年
9 李秀蓉;现代农业需要高素质农民[N];中华合作时报;2001年
10 苏琳;农村教育任重而道远[N];经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斌;农村教育投入:绩效、机制与模式[D];西南大学;2011年
2 孙立群;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3 刘文菁;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宗希云;黑龙江省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策略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5 陈坚;延续的痛苦——身体社会学视域中的农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惠林;中国农村教育财政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7 吕丽艳;教育卸责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袁媛;热闹而寂寞的乡村教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曹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强;理想与现实:美国农村普及教育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胡欣;我国农村教育的个案调查与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杜金杰;黑龙江省农村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4 陈艳红;社会转型期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困境与出路[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光余;论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丽嫡;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建议[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7 曾其祥;农村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8 申长忠;农村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功能探析[D];河南大学;2008年
9 陈举;小农意识对我国农村教育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汪孝敏;“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的问题和出路[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18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918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