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1 23:48

  本文选题:积极心理学 + 大学生 ; 参考:《文史博览(理论)》2013年11期


【摘要】: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形成了一定的工作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片面化、对象个体化、内容课程化、方式医学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不足、理论研究的本土化力度不够、学科的发展程度不高。
[Abstract]: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has made a lot of achievements.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en paid attention to and supported by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which has formed a certain working foundation, and the conditions have been improved obvious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main problem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are as follows: the goal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one-sided, the object is individualized, the content is curriculum, and the mode is medical. The reasons are various, which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there are deviations in the cognition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sufficient theoretical basis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nsufficient localization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is not high.
【作者单位】: 长沙医学院思想政治教研部;
【基金】:2011年度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1C0148)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易晓敏,李燕;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系统思考[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朱晓伟;;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姚本先;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2期

4 牟艳娟;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向[J];社会科学家;2003年04期

5 那岚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J];职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琳琳;;结构主义视野关照下《鼻》的重新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2 胡慧;;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3 朱红;;个性化深度辅导与首都大学生发展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1期

4 潘涌;;积极语用:21世纪中国母语教育新观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杨若文;朱希良;;新闻情感信息传播主体的情感水平——新闻情感信息传播探讨之五[J];今传媒;2008年01期

6 蔡丹阳;;京郊农民对建设新农村态度的调研分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刘海珍;丁凤琴;;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和谐校园的构建[J];才智;2008年22期

8 孙颖;杨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心理归因与对策[J];才智;2011年10期

9 段晓娅;;培养幼儿积极情绪的重要性——积极心理学的视角[J];才智;2012年02期

10 葛鲁嘉;;当代社会人的心理生活的质量与提升[J];长白学刊;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贵英;;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课堂管理浅论[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严敏沁;吴慧;焦文燕;;普通话水平测试强化培训班学员的心理研究及其对策[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盛洁;任福勇;袁圣明;;城市公共空间之趣味化设计[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X;张昌娟;;城市公共生活空间求“趣”[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燕平;杨志红;;性权视角下的性心理咨询:方法与取向[A];性与性别研究(第2辑)——性别的触角[C];2011年

6 刘素花;;护理学硕士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2012年河南省护理科研暨临床护理PBL实践教学骨干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7 孙雪松;;实施感恩教育 培育人文素养[A];教育科学的探索——北京联合大学教育科研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淑敏;零售商业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积极应激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于天琪;社会经济地位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晓明;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兆良;宽恕内涵的本土心理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6 熊韦锐;正念疗法的人性论迷失与复归[D];吉林大学;2011年

7 雷鸣;PTSD大学生的认知情绪特征与心理复原[D];西南大学;2011年

8 郭海霞;论身体资本与身体教育[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亢雄;基于伦理与心理视角的旅游者幸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颖;理工科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杨卫忠;江阴市农村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调查与提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王雁;论数学教学积极心理场的构建[D];苏州大学;2010年

4 姚莲英;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积极心态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艳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元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蒋苏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内涵与结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王青华;社会幸福感心理结构的跨群体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赵姗;高中教师胜任力、教学效能感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陈燕飞;员工希望、幸福感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陈新星;我国大陆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20年[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边保旗;美国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历程及启示[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年12期

2 崔景贵;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研究困境与变革[J];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3 郑莉君;中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叶松庆;第一代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与特点[J];青年研究;1998年06期

5 易凌峰;国外心理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当前心理教育的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7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年04期

8 姚本先;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倾向与发展趋向[J];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04期

9 叶一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概念辨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庆明;;简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5期

2 朱国平;孙祥;顾莹;;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建设[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胡利霞;;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J];高教论坛;2010年09期

4 佘凌;张信勇;;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10期

5 银星严;;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教育探讨[J];传承;2009年22期

6 吴佩杰;宋凤宁;;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23期

7 谭春芳;;论高校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陆艳;;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模式构建[J];文教资料;2009年16期

9 王啸天;;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和谐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12期

10 沈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丽;胡英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委员培训模式的探讨[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白雪;缴润凯;;试论应为大学生开设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幸福课——由大学生频繁自杀谈起[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蔺桂瑞;;国家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4 姚本先;芮雪;王道阳;;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计量学分析[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5 董伟东;;基于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对策的研究[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6 王玉;;试论人格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7 杨心德;;日记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8 林增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结构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张凤琳;王振勇;;重庆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成因的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翟宏;孟庆茂;张挚;;大学生心理健康多维结构的探讨[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卫华 通讯员 唐田;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在豫召开[N];河南日报;2010年

2 刘丛;用积极心理学打造高“心”酬员工[N];工人日报;2010年

3 记者 吕东浩;张倩红委员建议设立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专项救助基金[N];人民政协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李艳;成长,期待心灵“抚手”[N];福建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徐维欣;大学生心理健康一道待解之题[N];文汇报;2010年

6 ;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记者 林志文;极端事件频发敲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警钟[N];中国妇女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伦娥;怎样让年轻的心不再受伤[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周保东;贫困大学生急需心理解困[N];徐州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原;如何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人民政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瑞星;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方法探索[D];郑州大学;2011年

2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姜巧玲;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D];中南大学;2012年

5 孙良;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及相关因素的1年纵向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莉;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2 向阳;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阚晓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学习倦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莎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腾林;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6 魏杰;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整合的探索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7 田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涛;传统体育养生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9 曹峰涛;云南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10 刘媛;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及培养[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50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050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c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