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利克森的阐释主义教育研究理论探析
本文选题:埃利克森 + 教育 ; 参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摘要】:埃利克森教育研究理论是阐释主义在教育学应用的代表理论。本文对埃利克森教育研究理论予以全面的梳理,特别是他的阐释主义因果论、行为和行动、意义阐释观、教室的社会组织性、权利和义务在教室中的表达、注重微环境和教育社会生态学的研究,和数据分析上的"分析型归纳"等主要理论观点。本文以西方的方法论原著的透辟理解为基点,结合笔者多年海外研究实践,对埃利克森教育研究理论予以全面的梳理,廓清含混概念,辟出全面的理论图景。基于全文分析,作者建议对于埃利克森教育研究理论的研究和借鉴亟需被提上议程。
[Abstract]:Eriksson's educational research theory is the representative theory of the application of hermeneutics in pedagogy. This paper giv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Eriksson's theory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especially his hermeneutical causality, behavior and action, interpretation of meaning, social organization,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the classroom.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research of microenvironment and educational social ecology, as well as on the analytical induction of data analysis. Based on th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western methodology and the author's overseas research practice for many year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combing of Eriksson's educational research theory, clarifies the vague concept and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picture. Based on the full text analysis,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research and reference of Eriksson's educational research theory should be put on the agenda.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分类号】:G40-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登冉;;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比较[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9期
2 林宇;;试论师德评价方法多元化的两大关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6期
3 郑旭东;;对实证主义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研究范式的批判性分析与思考[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12期
4 刘云杉;走入日常生活的教育社会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5 蔡怡;西方教育管理理论运动述评[J];江苏高教;2003年04期
6 冯立香;我们如何接近教育[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迟为国;;斯宾塞的实证主义教育观[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8 郭本禹,郭德侠;实证主义与心理学方法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9 徐继存;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实证主义与个体主义及其批判[J];北方论丛;2000年01期
10 程晋宽;论西方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的转换[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郭成;郭芳;周巧;;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发展特点及其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郭芳;;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宁本涛;李雪峰;;近二十年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探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王公银;;中小学生网络依赖的定性研究[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吕雅英;章济;;教师压力内隐观的初步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孙绵涛;提高教育效能需要大视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裴娣娜;与时俱进才能永葆教育实验的活力[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王磊;质的研究:一种非常适合教育领域的研究方法[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许庆豫 博士;让教育研究成为真正的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瑞;概念为本、过程导向的科学学习[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荷芳;关于教育研究中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问题的探讨[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惠;家庭动力与大学新生适应的关系[D];同济大学;2007年
3 岳欣云;应然、实然与必然[D];河南大学;2002年
4 李雪峰;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及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颜惠珍;中小学校长工作时间分配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蒋玲;流动儿童心理适应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庞海龙;基于影响论教育观的《现代生命科学导论》通识课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娟;初中生应对父母离异的质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疏离感[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顾海晓;我国义务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52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052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