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走向“效能保证”: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效能问题

发布时间:2018-07-08 14:41

  本文选题:效能保证 + 教师 ; 参考:《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08期


【摘要】: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效能问题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要求促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之后涌现出来的一个根本性、基础性和深层次问题。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效能是指师生秉承素质教育精神,并依凭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而有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程度。它涵括了目标维度、效率维度和质量维度。实行增值评价方法可以真实、科学、全面地反映出教师教学工作业绩和学生学业成就的进步幅度,进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Abstract]:The efficiency of teachers' teaching style change is a fundamental, basic and deep-seated problem that has emerged since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efficienc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 is the degre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dhering to the spirit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depending on their own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learning ability to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goals of education. It includes goal dimension, efficiency dimension and quality dimen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value-added evaluation method can truly, scientif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reflect the extent of progress of teachers' teaching achievements and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s, thus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2013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逻辑基础和方法论”(2013-JSJYLX-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课程改革对师生教学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BHA090024)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子建;尹弘飚;;课堂环境对香港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兼论“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之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1期

2 刘晓勤;;教育教学效率与效能研究的价值[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10期

3 孙绵涛,洪哲;学校效能初探[J];教育与经济;1994年03期

4 萨丽·托马斯;彭文蓉;;运用“增值”评量指标评估学校表现[J];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5 温恒福;;学校效能的基本理论问题探究[J];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6 南纪稳;教育增值与学校评估模式重构[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昕雄;;上海市寄宿制高级中学办学效益的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2期

2 边玉芳;林志红;;增值评价:一种绿色升学率理念下的学校评价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辛涛;姜宇;;教育问责背景下学生学业评测的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郭蕊;聂威;;教育增值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5 朱思红;;论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大学英语生生互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杜育红;刘笑飞;;学校效率研究计量方法的新进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曹妍;芮潇潇;;增值理念下的教育改进与教育评价——英美教育增值法的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8 邓峰;;教育政策演进与教育评估转型——美国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经验与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01期

9 高峻峡;;浅析校长多维修炼对学校教学与管理效能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高峻峡;;教学秩序建设的教学效能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杜屏;李琳琳;;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我国学校效能研究综述[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曹妍;芮潇潇;;英美问责机制下教育增值法的研究综述[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戴平生;;我国省域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实证分析[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红;新政策背景下专家型教师素质与行为标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姜飞月;学校变革中的教师效能[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何芳;大学学术生产力引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罗建河;论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江新;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学校知识资产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劲松;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的贡献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9 顾志红;中学的组织结构分析及其文化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锦兴;改善农村中小学校长领导效能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景梅;初中班主任工作效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林少銮;高中英语教师校本研修的有效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齐丽娟;小学教师课堂管理中的实践性知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王红丽;香港新高中课程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小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裕;竞技篮球效能评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斐;普通中学教务管理效能的问题与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志勇;美国学校效能研究的历史演进[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林璐晨;中小学优质学校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严贺;运用考试分数增值评价教师学科教学成绩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新芝;倾听——教师教学的一门艺术[J];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10期

2 丁安廉;校本教研的思考与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Z1期

3 卢立涛;;浅析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方式的变革[J];教学与管理;2007年11期

4 张泰城;;红色资源是优质教育资源[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李平;电化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先进方式——对电化教学的再认识[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1年03期

6 任灵萍,郝月照;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影响[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7 潘菊芬;;教态的心理效应与课堂教学[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03期

8 何志祥,程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和实践[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9 王立科;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及对策[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王金星,房雪冰;在课改过程中教师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胜凡;陈国民;秦玉芳;董建伟;;关于教学方式的思考[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郭芳;;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熊丽凤;;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民办学校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郭成;郭芳;周巧;;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发展特点及其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晏刚;吴业正;厉彦忠;候予;鱼剑琳;;网络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方式浅析[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6 张优吉;;因材施教及其实际运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7 莫春柳;;CAI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8 毛占稳;;关于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些思考[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赵艳红;周燕;;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分析[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10 田淑敏;江占民;;“管理心理学”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追寻中站成一棵叫做自己的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郭元婕;经合组织为教师“把脉”发起国际教学调查[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张超;谁为教师送上“心灵鸡汤”[N];天津教育报;2011年

4 张和忠 江苏省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副校长、特级教师;推进教改别忘为何出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记者张卫;远程教育提升我州教师教学水平[N];博尔塔拉报(汉);2010年

6 东北财经大学 张树捷;听课活动需讲究针对性[N];中国体育报;2011年

7 张迁;浅谈教师教学习惯的养成[N];黔西南日报;2011年

8 平野;做有思想的教师[N];天津教育报;2010年

9 王有鹏;教师的修炼:安心·耐心·雄心[N];天津教育报;2011年

10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徐启生;美国科技刷新教学方式[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鸿;教师教学知识的统整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林成堂;教师的感情表演规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维宁;理科教师学业评价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彭文辉;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建模[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杨翠蓉;小学数学专家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杰;倾听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徐湘;论教师教学生活的智慧[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陟云;课程资源与教学方式变革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2 吉标;新课程条件下教师教学思维方式转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俪嘉;教师课堂理答方式对学生学业情绪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郭芳;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发展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志刚;试论网络环境下语文的融合型学习[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望秀;高校教学中的移动学习[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关胜利;日本“综合学习时间”对蒙授研究性学习借鉴与启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8 高金锋;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教学方式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马海涛;美国教师教学档案袋评价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黄晓羽;教师教学自主权及其实现现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107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107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3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