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机理论透析学生课堂参与现状
[Abstract]: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the classroom,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that there are many factors influencing participation, which not only include the students' own cognitive structure and internal needs, but also depend on the external conditions created by the teacher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Whether suits the student's development need, whether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so on a series of question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theory of motivation to re-examin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the classroom, so as to provide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th more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reference value.
【作者单位】: 安康学院;
【分类号】:G4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兆芹;王海军;于永华;;新课改背景下学校教师学习的个案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秦俊巧;;中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3 张尚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4 张弓;;无为而治:道家的体育课堂管理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5 王雅莉;;兴趣教学在舞蹈考级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实践[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郑辉;高校“两课”教师创造性教学的理想模式[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1期
7 姜雅珉;;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中如何体现教育公平[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2期
8 柳淑瑛;常有为;;师范生实践教学同侪模式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10期
9 夏宏芳;关于俄语泛读课教学的几点设想[J];长春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姜雅珉;;试论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中如何体现教育公平[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7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蔡毅强;戴yP坤;;从教师期望到师生和谐共振: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达成[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2 王鉴;;教育人种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兰香;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振中;论教育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光明;数学教学效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万海;重返德性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韩龙淑;数学启发式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立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宁微;元认知和学习动机对小学数学应用题解决的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京靖;基于课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活动模式及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陈晓红;优化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朱萍;高中课堂师生冲突的原因和应对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5 吴万进;县城重点高中学生厌学情况分析及对策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孙莉;中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李红梅;“教”与“练”的有效管理[D];苏州大学;2010年
8 朱颖;函数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仲红;自主性学习及其在学科教学中实践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李梅;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任务设计”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彦伦;大学德育的几点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2 许若莲;;如何调控学生的课堂思维[J];新课程(中学);2010年08期
3 方志文;寻找课堂上的“失业感”[J];教育文汇;2003年10期
4 孟庆男;;论课堂教学中的权利问题[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5 王勇;;学生课堂沉默的分类与引导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05期
6 胡鸿;;从福柯的权力话语角度解析课堂教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11期
7 朱建平;;减负了,你增效了吗?——如何向课堂教学要效益[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09年08期
8 李亚娟;;谈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方法[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周斌;刘叶玲;;学生课堂不当行为管理策略探究[J];教师;2011年08期
10 陈爽;提倡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言”[J];黑龙江教育;2004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云;曹森晓;;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现状的调查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杨召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课堂网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3 张莉萍;;“多方面入手、多角度考虑、多元化设计”——浅谈怎样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4 傅正泰;;教育是城市发展的火车头[A];城市科学论集[C];2004年
5 李森;;西方关于人的学说与教学动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李飞宇;;中专中技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7 李雍;;观念先行 强化内在发展动力——关于西部地区电教机构工作思路的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群;岳晓东;;合肥、北京、香港三地大学新生的生活与心理发展状况调查及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熊明生;;身体活动领域青少年儿童的同伴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李爱萍;单中惠;;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争鸣透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玉虎;如何纠正学生课堂开小差[N];光明日报;2006年
2 蕲春县张榜镇陈广中心学校 鲁爱萍;建立和谐课堂 提高教学效果[N];黄冈日报;2006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苏步达;学生课堂使用录音笔有争议[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4 庄电一;宁夏现代远程教育网“一网多用”[N];光明日报;2007年
5 焦作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丙辰;贴近民生,让焦作教育在不断创新中充满活力[N];焦作日报;2008年
6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程振响;谨防校长的“培训疲劳”[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吕贤敬;贯彻十七大精神 推进教育事业发展[N];青岛日报;2008年
8 王槐堤邋徐长江 袁开建;兴化:创新教育机制 激发内在动力[N];新华日报;2008年
9 王丽娜;培养学生课堂上的主动性[N];青岛日报;2010年
10 ;教学中来点强迫,,行不行?[N];中国教师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海峰;青少年休闲性身体活动动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雨;学生课堂沉默现象背后的社会控制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江红;班级文化发展论[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3 田小红;学生课堂生活方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向前;论课堂沉默[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5 恽广岚;小学生课堂参与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程巍;课堂师生互动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何健;教师课堂反馈对学生课堂贡献的影响[D];燕山大学;2012年
8 刘忆春;小学生的课堂目标结构知觉、课堂沟通焦虑与课堂参与的关系[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9 席秋玉;高校网络课程学习社区的构建、实现与分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艳艳;绽放生命的色彩[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62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162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