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青少年意识形态教育对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Abstract]:What kind of people to cultivate, how to train people, what kind of ideas to train people, is not only a problem that China has always attached importance to, but also a concern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of young people, and adopt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forms suitable to their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national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teenagers in several representative countr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enlightenment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eenagers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黑河市人民政府;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彭建标,陈勇,易素贞;当代西方青年道德教育管窥[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靳义亭;;论韩国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5期
3 汪国培;;国外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王友良;周勇;;日本思想政治教育之剖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王成兵;加拿大的“意识形态”教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3年11期
6 张丹华;苏联和俄罗斯意识形态教育的变迁与困境[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7 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评价新探[J];心理学探新;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肖迎春;;试析隐蔽课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赵辉;;哲学视野下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的差异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4 王燕;;人本主义的人格发展观与积极人格的相关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5 高峰;;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易连云;马霖;;对立还是融合:对“5+2=0”的诘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董春胜,张亚志;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系统性与运行模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5期
8 杨晶;;全球化对青少年影响的文化研究——概况、反思及应对策略[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任天威;;传媒多样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其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薛世忠;;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倡导愉快教育探略[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焱焱;;试论德育中的教师权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周永平;;学生“非正式群体”与和谐校园建设[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伟忠;高校腐败行为与廉政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何珊;德育时机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伟;科技文化影响下的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启祥;藏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崔振成;现代性社会与价值观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艳红;德育资源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国永;德性涌现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丹;新时期高校德育管理人本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秦峗;“来访者中心”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进[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升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田晓明;高等学校服务育人工作改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杨志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丽;论互动性重要他人对小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殷少萍;“3+2”分段制学生德育工作凸显层次化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邓亚娟;学校教育中加强高中生责任感培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张华;高中生在德育中主体意识缺失的成因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谢飞扬;我国中学德育文化重构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义高;俄罗斯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管窥[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2 胡虹霞;;韩国道德教育的战后演变及现行改革[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卢新德;韩国经济率先全面复苏的原因[J];当代亚太;1999年08期
4 罗石;西方德育的发展变化及其阶级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年03期
5 宁玉民,陈勇;社会转型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何齐宗;世纪之交的世界道德与道德教育[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7 冷剑丽;;韩国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特色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6年04期
8 谭菲;张盈;;浅析韩国道德教育的成功之处[J];教书育人;2006年29期
9 许倩;韩国道德教育浅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年09期
10 王晓丽;;二战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春波;;论邓小平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观[J];前沿;2009年09期
2 肖朗坤;;关于民族地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思考[J];传承;2011年08期
3 王U,
本文编号:2203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20339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