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从比较教育走向比较教育学

发布时间:2018-08-26 20:41
【摘要】:在迪尔凯姆等探索社会研究科学化的过程中,"比较"是作为社会科学一种基本的研究方法而被提出的。朱利安关于比较教育研究的设想,是与当时社会研究探寻科学化的大背景相一致的。然而,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实际是作为一个翻译介绍的"工种"被重建起来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国卷入全球化进程,比较教育研究如今已不能满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教育科学其它学科的需要。在国际上,比较教育研究的科学化探索早在20世纪中叶即已开始。比较教育研究要成功应对时代的变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就必须回归科学的"比较"并逐步实现自身的科学化,进而建立其学科同一性,即从"比较教育"走向"比较教育学"。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exploring the scientization of social research, "comparison" was put forward as a basic research method of social science. Julian's idea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cientific background of social research at that time. However, in the early stag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was actually reconstructed as a translation introduction.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China's involvement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nor can it meet the needs of other subjects in educational science. Internationally, the scientific exploration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began as early as the middle of the 20th century. In order to successfully meet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and the challenges of globaliz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must return to the scientific comparison and gradually realize its own scientization, and then establish its subject identity, that is, from "comparative education" to "comparative educ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05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小红;;近三十年来我国比较教育学学科建设发展历程研究——基于知识的角度[J];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2 杨丽茹;;2008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研究年度报告[J];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3 姜勇;;比较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困境与方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4 邓敏铭;;浅析比较教育学学科建设[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5 高益民;;改革开放与中国比较教育学三十年[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6 顾明远;;中国比较教育的名和实[J];全球教育展望;1991年01期

7 吴自强;;略述我国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及今后研究这门学科几个问题的商榷[J];外国教育研究;1986年02期

8 李其龙;;我国比较教育科学的发展历程[J];全球教育展望;1983年01期

9 桂勤;香港比较教育学会十年回顾[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10 李文英;程绍仁;;比较教育:从建构走向创新——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纪要[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滕志妍;;关于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爱萍;单中惠;;二十世纪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回眸[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周谷平;;教育史学科建设刍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王卫国;;对教育科学规划发展沿革的基本评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吴玉厚;王宝金;王素君;曹传明;;国际国内教育新理念的研究[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2年立项研究课题论文集[C];2003年

6 杨春茂;;序[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7 杨春茂;;序[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8 方晓东;;董纯才同志与教育科学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于洪卿;;西方教育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探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王善迈;;加强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宋晓梦;中俄首次开展大规模教育比较研究[N];光明日报;2006年

2 苏婷;依法保障农村教师工资待遇[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记者 冯庆 通讯员 卢基贤 聂细刚 张晓丽;宝安创造教师培训新模式[N];深圳特区报;2005年

4 杨诗国;阳泉表彰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周迅;整体构建中国特色德育体系[N];光明日报;2006年

6 石鉴;在服务中不断发展的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教育需要实证性的科学研究[N];人民政协报;2006年

8 记者 王小冰 陆端华;山村教师应邀鹏城作报告[N];汕尾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符德新;德育——教师该扮演怎样的角色?[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合格公民”从娃娃抓起[N];山西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梁燕玲;比较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变迁及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袁利平;本体存在与视域融合[D];西南大学;2009年

3 杨素萍;比较教育的范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姗姗;他者教育理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蓝孝帅;关于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常媛媛;施瑞尔系统功能主义比较教育学理论分析框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李向辉;教育科学研究效度问题探析[D];河南大学;2005年

4 卫沈丽;试论比较教育学研究中的批判民族志方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喜娟;从文化因素研究到“文化研究”: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正青;比较教育依附论研究范式探析[D];西南大学;2007年

7 陈一馨;新世纪我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的动态与趋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叶兰霜;美国新教师入职培训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世厚;论霍姆斯比较教育思想中的理性批判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莉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信息技术学科建设标准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06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206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2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