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训”一体化教师培训实践模式与策略研究——以中国和联合国儿基会“灾区教师培训”项目为例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teacher training,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training practice of "teacher training in disaster-stricken areas" project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UNICEF). Under the concept of hierarchical and mixed training mode based on network,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actical mode of "teaching-research-training" integrated teacher training, that is, two-level mixed training mode and school district resource center model.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and method of the model are summarized in practice. Finally, the model and strategy are preliminarily verified by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分类号】:G525.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晶;;关于我国开放大学建设的几点思考[J];莆田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刘春蕊;费晓玉;;完善督导机制,提高教学质量——以教师教学行为转变为例[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任增元;刘元芳;;大学潜在制度伦理问题与匡正思考——以“211”、“985”标准的滥用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4 顾华详;;论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途径[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6期
5 杜俊;陈桂兴;;地方电大非学历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程红霞;;对职前英语教师教学反思日志的分析与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0年03期
7 程文华;;教学日志在教师学习中的中介作用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0年04期
8 郭翠兰;;高职院校“三师型”教师培养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2011年09期
9 应永祥;王宪平;董胜民;;完善继续教育激励机制策略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01期
10 向辉;杜汇良;张春生;;以需要为原则构建学生资助体系——清华大学学生资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红;;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向[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会宁;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邱峰;远程医学教育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与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雪松;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张yN婧;我国高等教育X效率实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5 董国强;基于德育弦论的高校落实“德育为先”的理论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6 孔宪峰;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儒家“和”文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洁;对外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9 陈列;中学教师知识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王海燕;技术支持的教师教学反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冲;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反思型教师的成长[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丽;中等职业学校实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春梅;反思性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爱兰;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同课异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丁西军;关于上海市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薇;基于脑科学的小学古诗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怡然;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艳宇;课改后贫困县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任小梅;某校中专学生心理健康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连莲;反思性教学对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实证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辛涛;教师反思研究述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海波;;网络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和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8期
2 杨玲;;教育教学资源区域共建的模式研究与策略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年06期
3 周游;;试论学校经营的理论、模式与策略——一种教育经济学视角[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孙英;;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韩小强;;网络教育中协作式学习策略初探[J];科技广场;2009年02期
6 黄国权;;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应用认知学习理论的研究[J];教学研究;2003年02期
7 黄复生;夏冬杰;李娟;;基于个别化学习的网络课程开发模式与策略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8 张羿,杨槐;论系统教学法[J];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9 阳泽,刘电芝;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模式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03期
10 殷竹钧;;浅议知识管理在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阳梅;;Blog与教学整合的模式及策略探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2 段宝霞;;农村义务教育应对税费改革的策略[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余志君;张黎;;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探析[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4 何东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和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曾美玲;;扬长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有效选择——从教育的角度谈构建和谐社会[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6 刘光余;;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马太效应”及其应对策略[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周原;;实施校本教研策略,促成教师成长[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8 王书荃;;个别化教学的由来和演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秦素;;中等职业教育“2+1”模式中学生心理教育的问题与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赵明;韩江水;;素质教育是一种观念而不是一种模式[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莉邋通讯员 郑斌宾 陈朵灵;希望工程资助贫困学子31.5万名[N];湖南日报;2007年
2 谷艳丽;创新教育采购的模式租赁[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3 旭涛 编译;新加坡PDCM模式:加强教师终身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周 萍;构建新课程下的校本教研模式[N];中国教师报;2004年
5 王学进;教育与地产“联姻”是个怪胎[N];工人日报;2007年
6 ;“模式”的“魔法”[N];甘肃日报;2007年
7 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连镇镇文教室 冯福泉;主辅备课模式好处多[N];中国教师报;2007年
8 仝静海;全省在城市区推广“一托二”联合办校模式[N];河北日报;2007年
9 吴天飞;青少年心理问题多因家庭不良教养模式[N];哈尔滨日报;2007年
10 陈立武;教师招考:需要突破的尴尬和无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伟;现代远程教育5S学习支持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如密;教学美的价值及其创造[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高书国;教育战略规划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卢艳红;论关注意义的道德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胡东芳;课程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宁本涛;经济学视野中的学校经营及其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正夫;教师专业合作的模式及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2 孔晓东;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的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危义斌;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性整体推进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夏江峰;学校品牌的塑造[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冉新义;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任瑞仙;网络学习环境中的情感交流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赵永勤;论校长课程领导的理念与策略[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田世生;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评估方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商利民;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宁静;我国近代教师教育模式的历史变迁[D];河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65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365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