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Abstract]:The "left-behind children", a special group, is in the ag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ir number, living and education status and the influence on society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by all walks of life. I. living and educ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作者单位】: 重庆市云阳县巴阳镇巴阳小学;
【分类号】:G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满珍;;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长效机制[J];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06期
2 本刊编辑部;史道祥;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李敏;;关注·关爱: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关于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8年Z1期
3 李继珍;;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J];教育艺术;2010年06期
4 熊道平;;浅谈“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J];新课程(小学);2010年12期
5 黎韵;;浅议和谐社会构建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06期
6 王章华;黄丽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9年01期
7 徐正祥;;努力托起留守的“太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新思考[J];湖南教育(教育综合);2008年07期
8 吕守东;;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年12期
9 钟招英;黄益秀;;为留守儿童打造和谐家园[J];学前教育;2008年Z1期
10 王跃兵;;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宁夏教育;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振民;;关注我区农村留守儿童 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加强党的执政与改善民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晓亮;潘昌荣;;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科学发展的新路子[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3 胡晓旭;;浅谈图书馆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问题中的积极作用[A];现代图书馆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史梦薇;;贵州留守儿童问题及其对构建和谐农村的影响研究[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罗曼;;贵州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赵玮;;勿将留守儿童标签化为“问题儿童”——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那个没有人管的夏天”——贵州B镇留守儿童暑期生活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岑怡;;隔代监护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问题研究[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曹娟;;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基本生存状况调查研究[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党云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调查[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成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N];商洛日报;2010年
2 邬开鹰 周成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引起重视[N];陕西科技报;2010年
3 贾勇宏 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以教治教”: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之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农勇;浅谈“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N];钦州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周晓东 整理;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N];江淮时报;2011年
6 旺苍职业中学 青永聪;直面留守儿童教育问题[N];广元日报;2010年
7 姜堰市蒋垛中学 吉鹏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索与思考[N];江苏教育报;2011年
8 李飞邋赵向葵;多管齐下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9 台江县城关一小 何春英;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N];贵州民族报;2008年
10 段成荣;关注农村留守儿童[N];中国人口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赵苗苗;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健康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周潇;劳动力更替的低成本组织模式与阶级再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罗芳;农业剩余劳动力乡城流动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赵立波;人文发展与通识教育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8 张海波;教育问题的前提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简福平;不同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缺失信息的加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林燕;二元结构下的劳动力非家庭化转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付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潘瑜;贵州省凯里市湾水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D];贵州大学;2010年
4 宋晨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李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权利保护初探[D];吉林大学;2010年
6 涂秋元;贫困山区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现实状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杨茜茜;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状况及培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永春;商丘市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的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10年
9 王淑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及其与依恋应对方式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年
10 杨帆;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74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37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