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教育制度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
[Abstract]:The subject teaching in our country has long been isolated from individuality and creation, which has deep social, cultural and mode of thinking reasons and historical origin. The isomorphic political structure of the family and the country, the emphasis on groups, the overall doctrine of neglecting the individual, the impartial thought of the mea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being content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so on, have had a great negative impact on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ools, the highly unified teaching system, the monotonous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which ignore the difference also restrain the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作者单位】: 江苏教育学院如皋分院;
【基金】:2011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高教立项课题(D/2011/01/026)
【分类号】:G424;G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坤庆;当代西方精神教育研究述评[J];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2 胡海舟;;小学阅读教学的个性化[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莉莉;王传明;;庄严的礼乐 卑微的塾师——试析蒲松龄《闹馆》对礼乐文化的反讽[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张舜清;;形上意识与实践理性:关于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哲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杨尚鸿;唐晓红;;中国古代媒介——汉字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王平;;羌族文化与羌族性格的双重展示——《羌族释比文化研究》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6 王利涛;;软力量概念再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7 周舫;;四川古蔺苗族婚恋观的变迁调查及原因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8 孙显元;;大学文化的载体和构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赵炎才;;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基本特征透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10 秦淮;;梁漱溟的中国哲学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劲松;李林杰;;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对发达国家的追赶超越——以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政策涵义与目标为中心的研究[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杨金杰;;云南经验:民族文化保护区的建设与民族文化发展链的衔接[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3 黄孙庆;唐德海;;改革开放之德育研究三十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蔡芳;罗祖兵;;教育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目的——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现实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王向阳;;历史课堂开掘生命教育的实践和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邓城锋;;香港高中语文教材的文化学习分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劲松;李林杰;邓丽花;曾北危;;基于内需主导型循环经济模式的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审度——以长株潭“3+5”城市群生态补偿机制为中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8 李劲松;李林杰;邓丽花;曾北危;;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审度论——以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涵义与目标为中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9 赵树魁;关艳琴;;高师院校直面基础教育新课改挑战的对策探析[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10 张文斌;;素质教育与校风建设[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唐旭天;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苏u&;从历史发展看中日围棋文化比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夏英玲;思想政治教育对和谐社区建设的作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闫娜娜;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范诗言;成语颜色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晶;辽宁师范大学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彬;小学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海林;个性化阅读的学理依据和教学形态[J];小学语文教学;2005年09期
2 孙宝林;阅读因个性的张扬而美丽诱人——谈谈个性化阅读的衡量标准[J];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琳;;大学英语改革背景下的个性化教学[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陈晓军;孙晶华;;大学生认知风格与外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3 钟灵;;论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个性化教学[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01期
4 夏育文;;大学英语的个性化教学[J];21世纪;2007年11期
5 杨春芳;;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刍议[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6 钟灵;;论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个性化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5期
7 田金美;;大班英语个性化教学的课堂管理研究及其实践[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8期
8 王屹;;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与因材施教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11期
9 彭兵转;;从整合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视角探索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王俊英;;对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中个性化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燕良轼;;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君子”人格的社会建构[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吴志雄;;中国传统文化对逻辑的兼容与拒斥[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3 翁春萌;;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探讨[A];2005年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北专集)[C];2005年
4 赵波;;关公“忠、义、仁、勇”精神与中华“大一统”思想[A];2006中国山西·关公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5 于承武;;儒家思想为什么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6 陇菲;;《国学论衡》第三辑编辑预想[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7 李锦全;;博取众长 断以己意——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读后[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8 张玉龙;;传统文化与建设新文化[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9 佐斌;朱小芳;;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朱小芳;佐斌;;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谈传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5年
2 潘岳;中国传统的和谐社会观[N];中国审计报;2006年
3 刘修兵;年味怎样才能浓起来[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丁杨;林谷芳:以禅心读天地大书[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刘成军;中国传统文化的分镜头影像[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记者 钱炜;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N];科技日报;2007年
7 沈静芳;握住文化之手[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8 刘增禄 胡春燕;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及现代价值[N];青岛日报;2007年
9 赵笛;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热的背后[N];青岛日报;2007年
10 刘琼 吴焰;文化传播,要市场更要品位[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莉;中国传统松柏文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张春姣;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文化批判[D];黑龙江大学;2004年
3 薛文礼;中国传统药业史论[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毛兵;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修辞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5 吴天智;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中的和谐观念及其当代转换[D];南开大学;2009年
6 刘艺;镜与中国传统文化[D];四川大学;2002年
7 徐立钱;穆旦与英国现代主义诗歌[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8 赵宏志;中国个性伦理的萌发与展开[D];黑龙江大学;2006年
9 刘志国;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刘洋;《黄帝内经》情志病因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斌;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郝愿池;西安市第七十八中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汤敬鹏;个性化教学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魏胤;个性化教学的涵义及其实施策略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姜淑颖;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吴龙军;思想政治课个性化教学风格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靖宇;中学地理个性化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孙小宇;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与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冯丹;试论古诗文的个性化教学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盖馥;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误区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77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377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