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某市高职高专学生主动和被动约会暴力发生状况

发布时间:2018-12-17 19:11
【摘要】:目的了解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约会暴力的发生情况,为避免约会暴力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班级为单位,整群选择安徽省某市2所高职高专院校2 222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了解高职高专学生约会暴力的发生情况。结果在被调查的学生中,30.8%(685/2 222)报告有约会行为。在有约会行为的685名学生中,55.6%对对方实施过暴力行为,22.9%对对方实施过3次或3次以上暴力行为;30.8%受到对方暴力攻击,10.7%受到对方3次或3次以上暴力攻击。女生和大二学生主动约会暴力的发生率高于男生和大一学生,男生的被动约会暴力发生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高职高专学生中约会暴力现象常见,应积极开展以学校和社区为基础的预防教育与健康服务。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occurrence of dating viole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avoiding dating violence. Methods A group of 2 222 students from 2 vocational colleges in a city of Anhui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by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to find out the occurrence of dating violence. Results among the students surveyed, 30.8% (685 / 2 222) reported dating behavior. Of the 685 students with dating behavior, 55.6% had committed violence against each other, and 22.9% had committed three or more violent acts against each other. 30.8% were attacked by the other party and 10.7% were attacked by the other party three or more times. The incidence of active dating violence in girls and sophomore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boys and freshmen, and the incidence of passive dating violence in boy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irls (P < 0.05). Conclusion dating violence is common among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eventive education and health services based on school and community should be actively carried out.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安徽人口健康与优生省级实验室;淮南联合大学医学系;
【基金】:淮南联合大学校级重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ZD1103)
【分类号】:B84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时松和;冯启建;吴敏;葛菊红;李幼辉;;河南省特困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4期

2 尚云;;白族大学生565名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4期

3 毛小玲;胡良人;;广西少数民族大学预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10期

4 李彤;刘计荣;蒋风萍;;北京某高校2008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10期

5 陈惠惠;胡冰霜;何芙蓉;刘巧兰;;初中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4期

6 卢莉;薛朝霞;;大学新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11期

7 阮碧辉;;家庭背景特征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12期

8 余欣欣;;广西小学生心理需要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2期

9 王剑;;福州市大学生A型行为与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1期

10 张英;刘志军;;高中生学校社会行为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晓燕;周福轩;;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是教育成功的前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杨健身;徐美英;黄一民;张锡坤;吴君壁;宋秀兰;;儿童精神卫生偏异的发生率以及在家庭教育中如何防治的初步探讨[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3 李占江;;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工作相结合[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2:心理论,心技术,,新发展——社会进化与心理进化[C];2010年

4 张妍;向燕辉;陈红;;四川地震灾区群体灾后人格与心理健康的比较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唐洪;施建农;张梅玲;;初一及高一学生亲子关系状况的对比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卢家楣;樊琪;袁军;卢盛华;贺雯;刘伟;;对学生情感分类及其评价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邹颖佳;胡竹菁;;重点与普通中学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程燕;余林;;“网恋”与传统恋爱大学生自我表露、情感体验对比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苏家文;沈新宇;赵少雄;;高校体育生网络成瘾及心理健康水平分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牛卫华;张梅玲;;小学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和优秀生解应用题策略的对比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友谊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 柏晓利;了解你的“心病”[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精神卫生不容忽视的公益角落[N];人民政协报;2003年

3 刘敏 记者 邓晓洪;外国专家助力我市灾后心理重建[N];成都日报;2008年

4 记者 张晴;关注精神卫生[N];中国妇女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王晓冬;抚平受伤的心灵[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杨咏梅;直面抑郁症[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钱峰;教普通人学会心理保健[N];健康报;2004年

8 小雪;心理健康应从少儿抓起[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北京回龙观医院 武雅学;医院新增“金融病”救心比救市更重要[N];北京日报;2008年

10 王晨波;心理危机逼近低龄人群[N];工人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艺敏;我为什么不如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罗鸣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胡宓;社会联系、社会支持与农村老年人情绪问题相关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热生;学生抑郁症的心理机制及其干预的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锡林;城乡初中生自我概念及其结构特点的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晓刚;青少年学生抑郁自评量表的初步编制[D];西南大学;2007年

4 马s

本文编号:2384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384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c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