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从离身到具身:当代教学思维方式的转型

发布时间:2018-12-21 20:07
【摘要】:教学思维方式是影响教学变革的重要因素。传统教学思维方式是一种离身式的认知方式,身体的经验被当作教学认识的对立面而受到抛弃,这种认识严重制约了教学的变革。受具身认知科学的发展和哲学研究身体转向的启发,当代教学思维方式开始向具身化转变,具体表现为把教学视为情境性、生成性和动态性的过程,并更加重视教学研究方式的身体特征。
[Abstract]:The mode of thinking in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reform of teach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thinking is a kind of cognitive mode which is detached, and the experience of the body is abandoned as the opposite of the teaching cognition, which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reform of teaching. Inspir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cognitive science and the body turn of philosophical research, the contemporary teaching mode of thinking began to change to the body, which was manifested in the process of viewing teaching as situational, generative and dynamic.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method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政涛;;教育研究的叙事伦理[J];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2 程向莉;;英语教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教师研究者的视角(英文)[J];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8年03期

3 王熙;;质性研究中的多重研究关系和伦理“雷区”:一位行动研究者的自反性思考[J];教育学报;2009年04期

4 叶浩生;;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J];心理学报;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阎国忠;;从生态学到哲学与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刘名;;高职《商务谈判》课程教学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秦俊巧;;中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7 刘婉婷;;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开展大班教学后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8 陈进;;论许辉小说的空间叙事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9 杨彦;;论身体在当代语境下的显性表达[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唐金贵;;浅析石油开采企业安全培训问题[J];安全;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云鹏;;论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张立华;;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选择[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3 段会冬;;从农村城镇化看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我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质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李劲松;;杜威教育目的观中的民主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李学;容中逵;;论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与怀特海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高迎爽;;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杜威教育思想的一种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郑玉飞;;理想与热情的教育实践者——三位美国教育家与设计教学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曹玉杰;;从主动作业到研究性学习——儿童、课程、社会联系的纽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7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何淼;中学生反思性数学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曲盛男;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曲秀芬;基于UC和Blog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卢小男;信息技术环境下再论数学启发式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泓砚;辽宁高职旅游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问题及成因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卫东;李其维;;认知神经科学对心理学的研究贡献——主要来自我国心理学界的重要研究工作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2 陈向明;“质的研究”中研究者如何进入研究现场[J];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3 杨彩梅 ,肖云南 ,戴曼纯;从寄生语缺知识的调查结果看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及语言的共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3期

4 陈玫;教学模式与写作水平的相互作用——英语写作“结果法”与“过程法”对比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6期

5 刘建达;;中国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测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4期

6 修旭东;肖德法;;英语写作策略、八级写作认知过程及成绩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6期

7 高一虹,李莉春,吕王君;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02期

8 李其维;;“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心理学报;2008年12期

9 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5期

10 费多益;;认知研究的现象学趋向[J];哲学动态;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方玲;吉标;;教学思维方式解读[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年04期

2 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教学思维方式的必然选择[J];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02期

3 马仕海;王晓文;杨志辉;;教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在《二次回路》课程中的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李洪修;;试论大学教学思维方式的弊端及其变革[J];江苏高教;2011年01期

5 罗祖兵;;教学思维方式:含义、构成与作用[J];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Z1期

6 杨豫晖;宋乃庆;;教师教学决策的主要问题及其思考[J];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7 郑志辉;刘义兵;;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思维方式转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年10期

8 奚家文;;语言模块的具身性考察——“第二代认知科学”视野下语言心理研究的新进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2期

9 李承福;陈尚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因课施教”改革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朋飞;;涉身认知浅谈[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吉标;新课程条件下教师教学思维方式转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立昊;双耳分听范式下“男左女右”具身效应的ERP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2年

3 成茵;第二代认知科学与心理学的具身转向[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89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389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5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