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理论与策略研究
[Abstract]: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which combin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modern educational theo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widely influenced subject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t has greatly widened the space-time limits of education and promoted the thorough reform of modern teaching mode and learning method. After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ys in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students' learning styl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heory and strateg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style based on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作者单位】: 赣南教育学院生化系;赣南教育学院计算机系;赣州市章贡区第二保育院;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美凤;教育技术学的知识构成研究(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2 李贤阳;黄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构建与探析[J];福建电脑;2011年08期
3 杨志坚;李贤阳;;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情知互促”教学模式的探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刘力,吴国平 ,薛小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理论构想与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项西国;;高职英语研究性学习的一项实验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曹晶晶;;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3 吴泷;;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崔丽;;研究型体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J];滨州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钱树人;高中生物课程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回顾[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6 章庆;;中学信息科技学科项目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实践[J];成功(教育);2010年08期
7 黄柳英;;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10期
8 白玉;;论文学学习者的多维视野[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苏小兵;叶丽新;;从“传递”到“交互”的模式转换——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学个案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1期
10 崔玉芹;曹春芳;杨晓萍;;探究性教学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以“蚂蚁王国”活动设计为例[J];当代学前教育;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郑尚武;;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基本观念的系统分析[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郑尚武;;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基本观念的系统分析[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3 郑尚武;;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基本观念的系统分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郑尚武;;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基本观念的系统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廖尕;;教学理论的革新对探究式音乐教学的几点启示[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文君;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钟贞山;社会生态人:新的人性假设与人的全面发展[D];南昌大学;2011年
3 王瑾;小学数学课程中归纳推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侯新杰;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胡绪阳;语文德性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肖晓玛;杜威美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房慧;经验学习的反思与建构[D];西南大学;2010年
10 范广辉;“数学史——探索”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及其实施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飞;从健康、竞技、兴趣视角审视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类课程内容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丽;研究性学习在中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毅华;初中说明文活动教学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施启迪;利用研究性学习进行水资源保护教育的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林泰文;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文渊;基于网络的C语言自主学习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任春红;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程丹;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宋永健;基于Wiki的高校研究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许定洁;中学英语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沛,康廷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2 熊士荣,徐进;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探究学习比较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3 高晓清,刘湘溶,白解红,周晚田;师范院校环境教育教学模式探讨[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4 郝志军,徐继存;教学模式研究20年:历程、问题与方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3期
5 卢家楣;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策略[J];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6 刘力,吴国平 ,薛小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理论构想与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7 乔建中;;知情交融教学模式的理论探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建国;;以信息化促进学校现代化——平遥中学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工作[J];山西电教;2007年02期
2 严小英;;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初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10期
3 柯速约;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高教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4 左建高;;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研的思考[J];科学课;2009年03期
5 张静;;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农村教师深度学习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2期
6 张兰芬;《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方法刍议[J];内蒙古电大学刊;1994年06期
7 唐德海;教育产业论的逻辑起点[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8 张成华;浅谈邓小平教育理论[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李万斌;为人师者当善学[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10 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妙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路丽;浅谈学习方式转变[N];闽南日报;2005年
2 ;让我们一起认识“混成学习”[N];电子资讯时报;2004年
3 四川石棉县中学 生物组 童岚;让课堂提问体现新课程理念[N];雅安日报;2005年
4 吴鉴世;5步跨入课改[N];中国教师报;2004年
5 汉滨区建民镇长岭九年制学校 尤珊;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N];安康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默;在教育中保存民间文化之魂[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李 茂 编译;走进泰国的“做中学”学校[N];中国教师报;2004年
8 陆惠琴;浅谈农村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N];甘肃日报;2005年
9 张云;我省对实验学校重新“洗牌”[N];山西日报;2003年
10 高密市第五中学 吴宾;小组合作学习初探[N];学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爱萍;美国“国际教育”:历史、理论与政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颖夫;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朱家安;德育生态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丁林兴;“营造书香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古吉慧;初中心理素质训练课教学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廖文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方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德良;学生评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涂红梅;南昌市重点高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丽红;论新课标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韬容;科学问题情境下学生协调理论与证据的初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小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小玲;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胡媛媛;新课标指导下的中学教学媒体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凡;社会性软件支持的大学生学习模式设计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98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398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