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教育规训的内隐化和扩大化

发布时间:2019-08-12 15:22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规训呈内隐化趋势,表现为裁决方式从惩戒转为赏识、检查媒介从考试成绩单变为成长记录袋、监视主体从监考老师变为监控器;同时,规训时间由课内延伸至课外、规训场所由校内拓展至校外、规训的主体也由教师增加到家长。教育规训在内隐化的同时趋于扩大化。结合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以及适度规训是教育的应有之义的理论实际,我们应在行动和思想两个层面寻求规训与自由的平衡点。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the education discipline is in the form of an implicit trend, which is manifested as the conversion from the discipline to the appreciation, the examination medium changes from the examination report card to the growth record bag, the monitoring body changes from the test report card to the monitor,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ining time is extended to the outside after the class, The training places are extended to the outside of school by the school,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training is also increased to the parents by the teachers. In the meantime, the education rules and the training tend to be expanded. In the light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proper training, we should seek the balance of discipline and freedom at the two levels of action and thought.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艳,张帅;福柯眼中的“圆形监狱”——对《规训与惩罚》中的“全景敞视主义”的解读[J];河北法学;2004年11期

2 李忠;;标准化考试的实质及引发的教育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12期

3 徐金海;;学校教育中的规训与惩罚——基于福柯规训权力理论的视角[J];教育导刊;2010年07期

4 温恒福;关于课程改革的十大教育理念[J];教育探索;2002年09期

5 徐金海;;学校规训教育探析——基于福柯规训理论的视角[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年02期

6 孟娟娟;夏惠贤;;档案袋评价:关注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评价[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年02期

7 汪小刚;;从规训教育到生命教育[J];武警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金慧芳;;论课堂规训的运用过度问题[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兵;;近代大学课程世俗化及其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顾馨梅,吴志娟;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熊春林;黄正泉;熊亮;;高等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4 莫志华;;试论语文课堂学习方法的优化——独立学院艺术生学习方法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5 孙晓燕;;谈莫言小说《红高粱》体现的人的本性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6 刘宁;;权力话语下的女性启蒙——以“文革”三部“革命样板戏”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贾少英;;身体转向语境下林白小说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艾兵有;伍家旺;;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基于云南佤族大学生信仰的调查[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线颖莹;;高师声乐教学之“主体间性”理论探微[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刘忠;;翻转的程序与颠倒的当事人——正当程序理论的电影文本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久红;张林;;公正与效率的自新进路——检察内部监督机制探略[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揭章武;;基于公平教育视角解读“培优辅差”的教学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4 杨光富;;马卡连柯家庭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质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陈家斌;;论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及其现实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吴晓玲;刘中猛;;论教学的彻底性:一种再建构的历史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罗婧;;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思考[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黄华生;;刑罚轻缓化的犯罪学根据[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10 曾国东;蔡震宇;;执法观、法治思维与法律权威——一种检察权运行语境的视角[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检察官的法治思维及其养成[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9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胡友培;城市沿街小型商业的形态呈现与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洁丽;学校教育惩戒权的国际比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李湘;论虹影小说的河流意象[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周磊;法律与身体[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赵俊杰;论我国死刑废除中的民意引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杨志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铁芳;从规训到引导:试论传统道德教化过程的现代性转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6期

2 刘春花;从规训到教化:当代道德教育的人性回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3 李忠;闫广芬;;知识视野下的高等教育教学与大学生发展[J];江苏高教;2009年03期

4 谢维和;论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兼答吴康宁教授的商榷文章[J];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5 黄光扬;正确认识和科学使用档案袋评价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2期

6 胡中锋;李群;;学生档案袋评价之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10期

7 江彬,邱立中;科学认识档案袋评价[J];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11期

8 张桂;;卢梭的启示:师生关系中的权威与民主[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军;;课程改革与发展呼唤新型的课程评价[J];天中学刊;2006年04期

2 朱小石;课程改革应以现代教育评价制度为导向[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03期

3 王文成;论素质教育实施中的考试改革[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刘艳金;;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对教育评价的改革[J];价值工程;2011年08期

5 邹云云;;艺术评价 个性飞扬——教育评价应注重个性发展[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27期

6 董奇,赵德成;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08期

7 崔荣杓;;当代韩国课程的相关趋向[J];现代教学;2007年12期

8 张俊英;;考试的功能与价值[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6年05期

9 谌祖炭;;让教育评价为素质教育护航[J];教育;2007年03期

10 袁振国;;教育评价的十大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198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云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探讨[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蕾;;我国大规模教育评价项目探究与实践[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李峰;辛涛;;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数学成绩的比较——倾向分数在大规模教育评价中的应用[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陈燕红;;古为今用:陶行知教育评价思想初探[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侯光文;;关于教育评价元评价的探讨[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齐梅;;考试与教育评价理论的沿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8 陶岩;孙成起;;21世纪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9 杨光富;;美国“八年研究”的贡献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仲剑峰;;试论常熟地区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长子门小学校长 李全昌;关于课程改革的十点思考[N];长治日报;2005年

2 宋晓梦;一位教师眼中的课程改革[N];光明日报;2004年

3 王学东;课程改革中的校本课程开发[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4年

4 本报记者 清泉;开发区课程改革初见效[N];海峡时报;2003年

5 李植 李燕;课程改革中 重建教研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吴晓桐;课程改革,,应重视教学行为的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安徽省怀宁县秀山中学副校长 程仲;教研组长,领起你的教研来[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校长 朱震东 武汉市育才小学副校长 张念强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校长 关明福 武汉市实验学校校长 苏先照;课程改革之我见[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记者 李菊文;课程改革工作在我市全面推进[N];铜川日报;2007年

10 王淦生 冯晓红;课程改革:应是一道“AA制”的大餐[N];中国教师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珊云;民间公益组织与课程改革治理机制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赵炳辉;新课改视域下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红岩;课程改革推进中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俭;基于价值尊重与价值认同的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吴华;课程权力:从冲突走向制衡[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新海;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阻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杰昕;课程场域中的权力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黄瑞花;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分布式教师评价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何珊云;课程改革背景中的教师专业认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迎春;教育习俗视野下对课程改革的反思[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5 霍振响;农村远程教育背景中的教师培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郭胜兰;论校本培训中教师自主发展模式的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黄小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8 黄国宝;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阳红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我国课程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曾东平;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借鉴[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25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25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b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