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著名社会学家马戎先生谈西藏教育

发布时间:2019-08-12 17:49
【摘要】:笔者就西藏教育现状、教育特殊性、教育手段与教育模式等方面采访了马戎教授。马戎教授认为,西藏的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始于上世纪50年代。目前西藏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他建议今后藏族知识分子和青年教师的培养不宜集中在民族院校进行,而应安排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以及沿海地区的知名高校;西藏要加强双语教育,西藏的少数民族要学习汉语,同时在西藏工作和生活的汉族干部和学生也要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在教育和就业模式上,认为内地西藏班的建设和目前政策性安置藏族大学生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Abstract]:The author interviewed Professor Ma Rong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in Tibet, the particularity of education, the means of education and the mode of education. Professor Ma Rong believes that education in Tibet has gone through a long historical process, but the real modern sense of school education began in the 1950 s. At present,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Tibet l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He suggested that the training of Tibetan intellectuals and young teachers should not be concentrated in ethn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future, but should be arranged in first-clas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such as Peking University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as well as in well-know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oastal areas. Tibet should strengthen bilingual education, ethnic minorities in Tibet should learn Chinese, and Han cadres and students working and living in Tibet should also learn minority languages. In terms of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model,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ibetan classes in the mainland and the employment of Tibetan college students in policy placement have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worthy of consideration.
【作者单位】: 西藏大学文学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分类号】:G5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次仁多布杰;《中国西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研究》评介[J];中国藏学;1998年01期

2 吴德刚;关于西藏自治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西藏研究;1996年03期

3 李丽;;千树万树梨花开——喜读《西藏教育五十年》[J];出版广角;2003年05期

4 ;严正声明[J];西藏教育;2010年10期

5 袁华;评吴德刚著《中国西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01期

6 旺堆;游子的心愿——记瑞典西藏教育文化协会主席江央林·索朗[J];中国西藏(中文版);1998年06期

7 李雯;丁曙;;美国最后的双语教育[J];世界教育信息;1998年12期

8 强俄巴·多杰欧珠;西藏教育的新篇章[J];中国藏学;1999年01期

9 吴德刚;西藏教育50年回顾与新世纪的展望(一)[J];中国民族教育;2001年02期

10 陆世成 ,钟吉云;实施“科教兴藏”战略 开创西藏教育工作新局面[J];中国民族教育;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岳亮萍;;开发学生大脑潜能 促进创新人才培养[A];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1999-2003年度)[C];2003年

2 张文斌;;素质教育与校风建设[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何安元;;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应用与创新人才的培养[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朱承敏;;浅谈民办学校创新型教师的特点[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吴德刚;;西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经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王尧;;西藏教育的今昔谈 发展教育——现代化必由之路[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王文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的重大变革(提纲)[A];首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姜黎晨;;谈教育与人才培养[A];首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施建农;;素质教育、创造力发展与人才培养[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大罗桑朗杰;;西藏双语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及研究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疏附县第二中学供稿;一路凯歌的疏附双语教育[N];喀什日报(汉);2010年

2 通讯员 吴敏 褚恭敬;疏附大力发展农村双语教育[N];喀什日报(汉);2010年

3 本报记者 赵小雅 戴嵩松;苏州,,为双语城市而努力[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双语教育:卖点?缺陷?[N];消费日报;2004年

5 陈丰;加强双语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N];新疆日报;2005年

6 特约记者 陈晓升;拜城:优惠政策促进双语教育[N];阿克苏日报;2008年

7 通讯员 武德全;塔什库尔干 双语教育稳步发展[N];喀什日报(汉);2009年

8 本报记者/冯瑾 李行;发展双语教育打“组合拳”[N];新疆日报(汉);2010年

9 杨军 陈瑾;用双语架设心灵沟通的桥梁[N];成都日报;2010年

10 记者 王文博;我区稳步推进双语教育[N];喀什日报(汉);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露;加拿大双语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赵晓凤;美国双语教育TWI项目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3 李燕;美国双语教师培训制度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尚慧文;澳大利亚TAFE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5 潘利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吴剑丽;试析二十世纪末美国加州新双语教育政策——加州227提案获胜的动因及其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杰;教育技术在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统一中的作用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博;教育技术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案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文杰;魏禧人才思想简论[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志辉;多元文化整合视野下的新加坡双语教育[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258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258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a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