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基于教育视角浅析我国人力资本现状

发布时间:2019-09-18 04:51
【摘要】:本文在区分人力资本存量与人力资本投资两个概念的基础上,试图从教育视角实证分析两者分别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理论和现实角度均得出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结论,进而对我国人力资本的开发、投资与管理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7097902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79019)
【分类号】:G40-0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晓雪,周亚,李克强;中国人力资本总量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教育扩展和人口变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3 李海峥;梁峗玲;Barbara Fraumeni;刘智强;王小军;;中国人力资本测度与指数构建[J];经济研究;2010年08期

4 王德劲;;基于成本方法的中国人力资本估算[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年01期

5 钱雪亚;;人力资本水平统计估算[J];统计研究;2012年08期

6 王艾青,安立仁;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分析[J];学术研究;200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2 李克强;拱雪;鲍建樟;周亚;;人口教育状态演化方程及其对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的预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3 宋静;;资本积累和就业问题文献综述[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4 王云平;;改革以来教育在经济领域中是否存在公平效率的改进[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徐云鹏;张旭昆;;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再估算[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王玉;;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7 陈飞翔;黎开颜;刘佳;;“Lock-in Effect” to Be Blamed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Imbalances[J];China Economist;2008年03期

8 郝琳琳;李林;;河北省资本存量的估计[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7期

9 刘涛;;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2期

10 石东伟;何永芳;;产业专业化、产业多样化与城市经济增长[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何志均;;民办教育是教育经济学应特别关注的领域[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汪阳洁;姜志德;王继军;;中国耕地保护制度发挥效力了吗?[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宪;;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5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6 刘宪;;劳动者报酬下降、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7 胡永刚;;体制变革中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与实证分析[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薛占栋;;深圳物质资本存量估算[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曹林峰;刘黄金;;苏北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分析[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燕武;;财政政策、有效供给能力与经济波动——基于RBC模型的实证研究[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4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赵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宏霞;中国地方政府投资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8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廖立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嵘;我国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2 徐丹;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瑞军;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薇;不安全感、预防性储蓄与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袁赢;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刘春燕;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戎梅;我国物流效率的贸易效应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8 黄桂然;鲁苏人力资本水平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亚峰;我国中部地区公共投资结构优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林成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秋成;我国的人力资源:现状、成因与开发战略[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2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3 谢千里,罗斯基,郑玉歆;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的估计及其可靠性分析[J];经济研究;1995年12期

4 蔡fs,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5 张帆;中国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估算[J];经济研究;2000年08期

6 李治国,唐国兴;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基于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7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8 岳书敬;刘朝明;;人力资本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9 朱平芳;徐大丰;;中国城市人力资本的估算[J];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10 李海峥;梁峗玲;Barbara Fraumeni;刘智强;王小军;;中国人力资本测度与指数构建[J];经济研究;2010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钱雪亚;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朝龙,高春津,江永红;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杨晓华,卢永艳;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吉林省为例[J];教育与经济;2005年02期

3 杨维;;论我国近年来教育投资总量及其收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张邦辉;谭伟;邓淼;;从人力资本角度看人均受教育年限对区域收入差异的影响[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刘旦;;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J];统计教育;2009年02期

6 高蓓;沈悦;李萍;;教育对东西部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王树林;我国科教投入不足的症结在落后的经济增长观[J];新视野;1996年05期

8 曲恒昌;教育一定能促进经济增长吗?——日本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9 缑建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促进国民经济增长[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06期

10 杨盛菁;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方法研究[J];甘肃科技;200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宝贵;;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与教育投入的数学模型解析[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2 胡芳;周培明;张智敏;;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基于武汉市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数据[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安雪慧;;中国教育经济贡献率地区差异分析[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4 尹玉玲;;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教育使命与教育发展策略[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阮艺华;;财政分权、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马爱杰;;大力发展科教事业 促进生产力发展[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成思危;;两翼齐飞 中国的教育才能真正发展[A];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职教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邬志辉;;发展农村教育:经济危机时期的战略选择[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谈松华;;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强国战略[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杨卫安;;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前提条件及局限性分析——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 颐;教育是经济增长关键因素[N];经济日报;2003年

2 ;学生考分与经济增长有关系吗[N];中国教师报;2006年

3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宿州分行 朱甜明;教育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亮点[N];安徽经济报;2001年

4 郑立民;以教育产业带动经济增长[N];经济日报;2002年

5 记者 徐敏 通讯员 王辛;上海初步建成现代教育体系[N];解放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田远进 通讯员 李晓峰;临桂教育成绩斐然[N];桂林日报;2006年

7 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研究员 蔡志洲;发展教育也可以扩大内需[N];华夏时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胡果雄;跨越式,,湖南教育发展之路[N];湖南经济报;2001年

9 ;教育、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的未来[N];南方周末;2004年

10 本报评论员;充分发挥科教优势提升强省动力支持[N];陕西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王守法;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车维平;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统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4 马跃;中国教育与经济发展方式及财政保障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5 于凌云;养老保险、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一个理论框架及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孙蕾;教育产出结构、资源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7年

7 钱智勇;对教育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8 余祖伟;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的关系[D];武汉大学;2010年

9 巩海霞;教育投入的经济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10 高艳贺;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家龙;中部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张峭;海南省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胡丁丁;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姚海琼;基于溢出效应的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赵卫星;经济增长与中国农村教育投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胡丹丹;教育的经济贡献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周宇;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吕世斌;教育和收入不平等[D];吉林大学;2006年

9 卓越;我国西部人力资本与教育投资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黄静;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37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37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9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