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论晚清兴学群体中的“士”——以盛氏教育幕僚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9-11-22 07:00
【摘要】:中国新式教育起步于19世纪晚期,积极参与晚清洋务运动的地方督抚和绅商同样也是这场教育革新的发动者。作为晚清绅商之首,盛宣怀始终热衷兴办各类新式学堂和文化机构,不但有诸多开创之功,而且成效斐然,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过,盛宣怀的教育贡献非一人之功,而是得益于其办学幕僚的佐助。盛多方网罗热心西学教育的新型士人群体,组成教育幕僚。他们是盛宣怀办学活动的教育理论提供者、具体办学活动的承办者,而盛宣怀则是教育理论的吸收者、办学活动的指导者和支持者。他们之间良性互动,共同成就了盛宣怀的教育文化事业。由此而言,近代教育的萌芽与进步是由官、商、士凝聚成的群体力量合力推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贤辉;;晚清洋务大商人盛宣怀[J];产权导刊;2010年04期

2 ;首席官商盛宣怀[J];中国市场;2011年25期

3 徐盈;;妙手空空话官商——记邵循正对盛宣怀的一段“录像”[J];读书;1981年11期

4 夏东元;;论盛宣怀[J];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04期

5 夏东元;;论盛宣怀与洋务企业[J];学术月刊;1982年10期

6 夏东元;论盛宣怀所走的“U”字型路程[J];近代史研究;1988年04期

7 昌文彬,刘长征;盛宣怀辩[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李扬帆;;盛宣怀:亦官亦商者的责任[J];世界知识;2006年13期

9 易惠莉;;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佼佼者——读《盛宣怀传》[J];历史教学问题;1990年05期

10 程霖;盛宣怀兴办银行思想评议[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元基;;再论华盛纺织总厂[A];近代中国(第十三辑)[C];2003年

2 夏东元;;论盛宣怀[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1981年

3 朱浒;;滚动交易:辛亥革命后盛宣怀的捐赈复产活动[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4 徐元基;;试论华盛纺织总厂[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5 徐元基;;又新纺织公司谈析[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6 王杰;宋_g;;盛宣怀的办学思想与实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朱浒;;从插曲到序曲:河间赈务与盛宣怀洋务事业初期的转危为安[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8 高洪兴;;盛宣怀家族的典当事业[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9 徐元基;;大纯纱厂概说[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10 成村声;;黄遵宪致盛宣怀信札两通[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邵纯;盛宣怀是一面好镜子[N];学习时报;2010年

2 袁文伟;盛宣怀与中国近代第一家银行[N];中国档案报;2004年

3 何立波;“盛宣怀档案”解密北洋、南洋大学创办始末[N];中国档案报;2010年

4 ;盛宣怀路权思想与晚清轨道交通[N];常州日报;2010年

5 河南师范大学教师 王守谦;清廷“改路”[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6 雷颐;清末“国有”与“民营”的激斗[N];南方周末;2007年

7 杨苏红;“盛档”讲述近代史[N];上海金融报;2008年

8 孙海悦;《晚清三十人》再现百年前中国变局[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9 陆建德;蜀道难[N];东方早报;2011年

10 朱英;晚清第一次官商合作的失败[N];学习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建;郑观应社会关系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礼茂;中国通商银行的创立与早期运作研究(1896—1911)[D];复旦大学;2004年

3 尹红群;民国时期的地方政权与地方财政(1927-1945)[D];浙江大学;2005年

4 何智能;湖南保路运动研究(1904-1911)[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彭淑庆;国家、地方与社会[D];山东大学;2009年

6 马金华;外债与晚清政局[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7 孙f ;从联俄拒日到联盟日英[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庞广仪;粤汉铁路早期历史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冯小红;乡村治理转型期的县财政研究(1928-1937)[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郭继武;东南互保与晚清政局[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颖;从“西北农币”看抗日根据地政府与民众的关系[D];山西大学;2006年

2 张庆锋;论盛宣怀的实业思想及实践[D];河南大学;2004年

3 王东;盛宣怀与晚清中国的电报事业(1880-1902)[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邱永文;盛宣怀的铁路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陈庆生;“东南互保”中的盛宣怀[D];浙江大学;2008年

6 安北平;盛宣怀与光绪三十二年(1906)江南北水灾赈济[D];河南大学;2009年

7 吴昊;盛宣怀与中国通商银行的创办[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伟宁;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创建过程及其失败原因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鲍庆干;中俄东三省交收谈判(1900-1901)[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吴志国;清末至民国前期商会与官府的互动关系[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64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64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c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