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子孝道教育研究
本文关键词:唐代女子孝道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唐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李唐王朝时期,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国力强盛、民族关系融洽、科技文化发达、社会环境比较自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使得生活在唐代的女子有其独特的个性,也给后世的人们留下了唐代妇女生活在自由不羁,礼教松弛的社会环境中的印象。其实历史事实并非如此,即便是在唐代这样比较自由的环境中,女子也不能摆脱传统儒学礼教对她们的影响,学习孝行规范,恪守、践行孝道仍然是社会对她们的基本要求。本论文正是以唐代女子孝道教育为中心,对它进行了比较深入、比较全面的研究。本研究认为:唐代的前期与后期,,女子孝道教育因势而变,随势所需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从唐前期到后期,唐代女子孝道教育对象出现了从上层到下层,流传面从窄到广,普及程度由低到高,影响由小到大的变化;唐代女子孝道教育内容逐渐忽视对女子“智育”的要求,而更加重视对其“德育”的培养,对女子的束缚逐渐增强;而在唐代女子孝道教育方法方面,唐前期,对女子进行孝道教育多采用正面教育的方法,以受教育者个人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为其保证实施的基础;而在唐代后期,则多采用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并明确指出负面的后果、影响,将道德教化与内心惩戒紧密结合起来,具有强制性的特点。除此之外,唐代不同社会阶层的女子根据需要受到不同的孝道教育,即便是同一女子在其人生的不同发展时期(为人女时期、为人妻或妇时期、为人母时期)也要接受不同的孝道教育,唐代女子孝道教育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相对完整的。除了比较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外,唐代女子孝道教育还配有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法,使得唐代女子孝道的实施效果也十分显著。总之,唐代也是个重孝的朝代,无论是在对女子孝道教育的官方提倡、实施监督,还是对孝行的嘉奖与惩罚等方面,在中国古代都是很突出的。 本文由六部分组成: 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概念界定及研究方法共四个部分。 第二章,唐代以前女子孝道教育概况。这章主要包括三个历史时期:远古至秦、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三章,唐代女子孝道教育概况。本章将唐代分为前期与后期进行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得出了唐代前期与后期女子孝道教育在背景、对象、内容及方法等方面的变化。 第四章,唐代女子孝道教育的主要方法。通过研究,笔者总结出了以下主要方法:榜样示范法、因材施教法、寓教于生活的方法、循序渐进法、奖罚结合法及修身自律法。 第五章,唐代女子孝道教育的实施情况——唐代孝女、孝妇孝行分析。主要将唐代孝女、孝妇的孝行进行了总结分类,并经研究得出关于其孝行的一些特征。 第六章,唐代女子孝道教育的当代启示。主要从为人女、为人妻(妇)、为人母三个角度加以论述。
【关键词】:唐代 女子教育 孝道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529;K2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7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9-10
- 1.1.1 研究目的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研究现状10-12
- 1.2.1 唐代妇女10-11
- 1.2.2 唐代孝道11
- 1.2.3 唐代女子教育11-12
- 1.2.4 唐代女教书(以现存《女孝经》与《女论语》为主)12
- 1.3 概念界定12-14
- 1.3.1 孝道12-13
- 1.3.2 古代女子教育13
- 1.3.3 唐代女子孝道13
- 1.3.4 唐代女子孝道教育13-14
- 1.3.5 女教书14
- 1.4 研究方法14-17
- 2 唐代以前的女子孝道教育概况17-23
- 2.1 远古至秦的女子孝道教育概况17-18
- 2.2 汉代女子孝道教育概况18-20
- 2.3 魏晋南北朝女子孝道教育概况20-23
- 3 唐代女子孝道教育概况23-45
- 3.1 唐代前期女子孝道教育概况24-33
- 3.1.1 唐代前期的历史背景24-25
- 3.1.2 唐代前期女子孝道教育内容研究——以《女孝经》为据25-33
- 3.2 唐代后期女子孝道教育概况33-41
- 3.2.1 唐代后期的历史背景33
- 3.2.2 唐代后期女子孝道教育内容研究——以《女论语》为据33-41
- 3.3 从《女孝经》与《女论语》看唐前期与后期女子孝道教育的变化41-45
- 3.3.1 唐前期与后期女子孝道教育背景的变化41
- 3.3.2 唐前期与后期女子孝道教育对象的变化41-42
- 3.3.3 唐前期与后期女子孝道教育内容的变化42-43
- 3.3.4 唐前期与后期女子孝道教育方法的变化43-45
- 4 唐代女子孝道教育的主要方法45-49
- 4.1 榜样示范法45
- 4.2 因材施教法45-46
- 4.3 寓教于生活的方法46
- 4.4 循序渐进法46-47
- 4.5 奖罚结合法47
- 4.6 修身自律法47-49
- 5 唐代女子孝道教育的实施情况——唐代孝女、孝妇孝行分析49-57
- 5.1 孝行至重49-50
- 5.2 孝行类型50-53
- 5.2.1 养亲50-51
- 5.2.2 护亲51-52
- 5.2.3 医亲52
- 5.2.4 葬亲52-53
- 5.3 孝行特征53-57
- 5.3.1 女之孝重于妇之孝53-54
- 5.3.2 孝行出现了极端化倾向54
- 5.3.3 孝行实施者的平民化54-55
- 5.3.4 孝行内容的丰富化、具体化55-57
- 6 唐代女子孝道教育的当代启示57-61
- 6.1 “为人女”者的孝道教育启示57
- 6.2 “为人妻(妇)”者的孝道教育启示57-59
- 6.3 “为人母”者的孝道教育启示59-61
- 结论61-63
- 致谢63-65
- 参考文献65-6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升;陈莹;;浅议传统孝道与当今孝道教育[J];青年文学家;2010年01期
2 红辣椒;礼仪大邦韩国的孝道[J];独生子女;2003年10期
3 东玲;邢艳;;浅谈幼儿“孝道”教育[J];山东教育;2008年27期
4 张明义;;论孝道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J];世纪桥;2009年17期
5 高万学;叶菊芳;;运用《二十四孝》开展家庭孝道教育的思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王新友;;一位代表的农村孝道调查[J];人大建设;2006年06期
7 李道友;;从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解读大学生极端行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8 宋玉顺;;论管子“孝”道[J];管子学刊;2011年01期
9 钱焕琦;孝道与现代青少年教育[J];华夏文化;1996年02期
10 许美芳;王炜民;;从家训看宋士大夫对子女的家庭教育[J];船山学刊;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年;;中小学校教育急需引入孝道教育[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2 仲崇义;;浅论仲子孝道及其社会意义[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3 马琳;;探索孝道文化 倡导孝道教育[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吉志宏;;“三礼教育”孝为先[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5 孟精华;曹文敏;李福生;;传承祖国孝道文化 营造社会敬老氛围——山西省襄汾县贾罕村对村民进行孝道教育的调查[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李谷子;;浅谈家庭孝道[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张恒礼;;加强家庭伦理孝道教育提高社会主义道德水平[A];陕西老年学会——新教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探讨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方世信;;试论倡导新孝文化的社会意义[A];陕西省老年学会——试论倡导新孝文化的社会意义论文集[C];2003年
9 李卫;;素质教育下的师生关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10 侯崇德;;重视孝亲敬老教育 促进养老责任落实[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1年第1期(总第85期)[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德祥;“孝道教育”应该加强[N];中国医药报;2000年
2 王志平 陶广汉 李旭忠;孝道教育成“头号工程” “四讲”讲出一方和谐[N];四川科技报;2010年
3 通讯员 赵燕腾;我市首批孝道教育基地命名[N];济宁日报;2008年
4 记者韩忠智;把孝道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N];中国老年报;2009年
5 陈智兵 陶广汉 刘竹 记者 文铭权;“四讲”聚力促发展[N];四川日报;2011年
6 特约记者 靳士平;三河市关工委“四个一”引领青少年成长[N];廊坊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李满福;平凉“六园创建”推动素质教育[N];甘肃日报;2011年
8 魏歆昀 宋伟芳 韩杰;新一代人能有“孝”心吗?[N];中国改革报;2003年
9 朱本双;农村敬老教育亟待加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10 王殿卿;新一代人能有“孝”心吗?[N];中国教育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小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渗透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傅琳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晓娟;高校辅导员工作学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胡恒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5 张国;新时期中国城市老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阚珊珊;唐代女子孝道教育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周颖;小学生孝道教育实施状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周玲;中学生孝道教育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4 杨喜喜;孝道教育的时代境遇与价值重构[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时应彪;论青少年孝道教育[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冯建明;论孝道立法不可行[D];吉林大学;2011年
7 桂兵;和谐视阈下大学生孝道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乔琳;老龄化社会孝道教育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王娟;吉村孝道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张旭芳;现代社会孝道的困境与重建[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唐代女子孝道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7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67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