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教师问题行为及其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3 22:19
【摘要】:随着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问题行为日益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但目前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对教师问题行为进行理论上的探讨,缺乏实证研究。本研究从实证性角度出发,试图探讨教师问题行为的结构,编制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教师问题行为问卷。并以自行编制的中学教师问题行为问卷和中学生应激源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为工具,对两所中学的教师和学生进行施测,了解并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 (1)中学教师的问题行为可以分为三个维度:认知问题、行为问题与适应问题,这三个维度由10个因子组成,它们是粗暴行为、教学观、放任敷衍行为、职业道德、学生观、职业观、职业适应、情绪、人际关系和不公正。 (2)教师主要的问题存在于学生观、教学观、职业适应和情绪上,不同性别、教龄的教师在问题行为的各个维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初中教师、中青年男教师的问题更为普遍和严重。 (3)中学生感受到的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学习,同时来自于自我生理心理状态、同学朋友及教师等几个方面的压力也较大,而感受到的社会压力较小。 (4)中学生在遇到应激事件时首选的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采用的应对方式趋向成熟,男生和女生的应对风格偏好不同。初中的男、女生都存在着幻想否认的应对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之间开始出现分化,男生的幻想否认越来越少,而女生则基本保持不变。 (5)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和过敏倾向上,女生的心理问题更为严重,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未得到改善。 (6)应对方式是应激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不完全中介,教师的不良适应与情绪问题能加强学生以发泄情绪的应对方式对对人焦虑的影响;粗暴行为和对学生不公正的态度能加强学生以忍耐的应对方式对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的影响;不良的学生观能加强学生以幻想否认的应对方式对恐怖倾向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441


本文编号:2695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695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f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