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尊、社会支持与资助方式偏好性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4 02:54
【摘要】: 在过去的十年间,因高校并轨收费而使得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日益高涨,大学贫困生问题显现出来,依托怎样的经济来源完成学业,成为贫困大学生所面临的非常严峻的现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整个社会从政府到学校、从组织到个人、从家庭到当事人都在采取各种方式对大学生,尤其是贫困生进行资助。本研究之目的是为了寻找社会支持、自尊与资助方式偏好性的相关,并发现最受大学生欢迎的资助方式。 本研究的过程如下:以300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编制了资助方式偏好性调查问卷;正式施测的被试为1000名,工具为自尊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资助方式偏好性调查问卷;数据处理在SPSS11.5和Amos4.0上进行。通过对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及资助方式偏好性的调查及对问卷的分析,结论如下: 第一,社会支持与自尊正相关,自尊与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得分显著正相关,自尊与对公开资助的偏好性显著负相关。 第二,接受旁系血亲无条件资助、接受同学朋友无条件资助、主动申请政府补贴的学生其自尊受到了显著的影响,自尊水平都提高了,获得学校助学贷款的学生其自尊所受的影响接近显著性水平,但是其自尊水平是降低的。所有方式的资助对贫困生的自尊均未产生影响。 第三,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资助方式偏好性显著性差异,在公开资助及他人有条件的资助维度上差异显著;资助方式偏好性的性别差异显著,男女之间对资助方式的偏好性在政府及学校的资助、他人有条件的资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他人无条件的资助上存在极其显著性的差异。 第四,最受贫困生与非贫困生欢迎的资助方式有勤工助学、绿色通道入学、缓交学费、政府提供补贴、学校提供应急资金,最不受他们欢迎的资助方式有陌生人无条件的资助、陌生人有条件的资助、同学朋友无条件的资助、受资助情况在校外公开和在家乡银行贷款助学。多数学生乐于和能够接受心理帮助。 根据结论及相关文献,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44.2
本文编号:2695783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44.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明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伍明辉;大学毕业生就业社会支持、认知评价与就业焦虑的相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肖维;贫困大学生自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娟;大学生体育行为偏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张豫芳;贵州大学学生资助管理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957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695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