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网络环境下学习模式探讨——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拓展

发布时间:2020-10-01 15:11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理论体系、实践经验,实现师生交往中情感与人格真实互动的主渠道,且以教师为主导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控性,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然而课堂教学过于注重共性而使因材施教不能落到实处。网络的自主性、交互性、开放性、资源共享性等特点恰恰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外网络学习和课堂教学应当是有益的共存与互补关系。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利用网络环境开展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课外学习。
【文章目录】:
一、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拓展
二、补充与拓展学习的构成
    1. 课堂教学是构成网络学习活动的基础
    2. 网络学习活动得以实现离不开网络平台的支撑
    3. 网络学习资源是课堂学习资源的拓展和延伸
    4. 辅导与监控
三、补充与拓展学习的基本模式
    1. 课堂学习
    2. 课外网络学习
四、补充与拓展学习的特点
    1. 加强了对学生课外学习的辅导
    2. 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回授调节
    3. 有助于调整课堂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曹梅;网络学习监控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7期

2 蒋成凤,魏志慧,师书恩;网络学习障碍分析与研究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1期

3 黄荣怀;;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东辉;论“单元学习报告”在开放教育英语自主学习中的作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金君卫;;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中的情感因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梁兢;;基于网络环境下师生角色的内涵及关系[J];北方经济;2007年04期

4 魏武莲;孙艳婷;;网络技术支撑下英语自主学习质量的监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6期

5 陈四清;;Moodle与新课程改革[J];成才之路;2009年21期

6 冯梅,黎明;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7 胡晓源;;网络课程学习监控策略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10期

8 魏洁;;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有效监控[J];成功(教育);2011年16期

9 王同明;;网络课程中促进自主学习的策略设计[J];成人教育;2011年06期

10 冯宁;;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数学教学模式刍议[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志山;;基于网络环境下体育教研活动的探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2 张雄;;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支持平台的设计与开发[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金来;洪伟林;张翼翔;;网络学习行为的实时监控研究与实践[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祝春兰;网络学习中自我监控的结构与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展;基于心理学的网络教学模型与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范少春;分布式并行实验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张敏;教师自主学习调节模式及其机制[D];浙江大学;2008年

5 刘名卓;网络课程的可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何明霞;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宇航;网络课程学习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巍;网络学习行为监控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冯琨;远程学习者学习障碍的调查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熙;基于模糊评价的网络教学监控模型的设计与实现[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赵霞;网络协作学习中活动管理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俭珍;大学课程管理平台的使用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倩倩;网络学习平台中学习监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魏丽丽;JITT教学模式及其网络支持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马志妍;远程教学中教师导学风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莹;网络辅助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盛峰,朱祖林;开放教育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与学习困难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董奇,周勇;论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3 余善云,张万仪,李健苹,彭学杰;重庆电大开放教育试点学生自主学习调查[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4 施志毅,熊庆年;网络大学热的冷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7期

5 王碧清,张春信;开放教育学生网上学习的调查与分析——对99级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个案剖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10期

6 陈肖生;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3期

7 张伟远,胡军;西北地区远程学习者特征和学习障碍的调查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4期

8 曹梅;网络学习监控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7期

9 张祖牟;学习障碍研究文献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1997年02期

10 郝宁;以教育心理学视角看当前网络教育存在的缺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正泉,何敬东;谈体操课教学现状与教学模式的改革[J];山东体育科技;2002年02期

2 姜孟春;我国体育商业化模式初探[J];山东体育科技;1995年02期

3 何红霞,沈海琴,毛学信;我国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形态模式初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4 张莉,姜晓梅;论八大前后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成功与失误[J];天中学刊;1996年03期

5 熊水龙;我国政府采购模式探讨[J];学术论坛;2000年02期

6 王志军;现代远程教育的模式·问题·管理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方祯云,赵郁松;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重庆大学模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05期

8 王东杰;关于分层次教学体验的思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张荣华;数学真理性的哲学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10 袁圣军;试论高校联合办学[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仕明;张瑞;宋道全;;企业管理“人格化”模式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2 李亦军;杨桂甲;;完善稻麦供种体系 探索统一供种模式[A];论中国种子工程——全国种子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张学文;蔡健;;关于拓宽专业口径的几点思考[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王会清;方天纵;李翠文;;蓟县五百户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周莹莹;;学生品德心理结构及其对学校德育的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蔡广林;韦化;;网格计算及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初探[A];广西电机工程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李俊华;;环境会计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8 蔡东联;;营养治疗小组在营养治疗中的作用[A];2006年浙江省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宋国君;宋宇;;国家级流域水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一般模式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10 王然;;中国旅游大区域整合的特征与模式研究[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若 木;上海海关:助联想集团VMI模式成功运作[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2 记者 杜秋英;解析“天津模式”[N];金融时报;2005年

3 卢亮;工作时间安排模式的发展趋势及运用[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吕志强 通讯员 董玉山;德清支行与“四合一”模式[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5 欧阳昌佩;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天龙模式”[N];贵州日报;2006年

6 王珊邋龚卓;“万家丽模式”实惠千万家[N];湖南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邵中兵 陈张书;洞庭湖畔崛起的“常德模式”[N];湖南经济报;2006年

8 王亮;危险的“贴牌自主”模式[N];经济观察报;2006年

9 苏莉邋通讯员 郑斌宾 陈朵灵;希望工程资助贫困学子31.5万名[N];湖南日报;2007年

10 于文江邋张和力 万双;求解“净月模式”[N];吉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恩来;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盖艳梅;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薛伟;现代远程教育5S学习支持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文清;西部产业集群发展因素及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李平;我国企业智力资本开发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王海勤;中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张小红;智力资本及其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8 王欢苗;企业社区关系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9 李涛;矿业权二级市场建设模式与交易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吴前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理论与模式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晓鹂;家长素质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的实验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2 李慧生;Bragg光纤在光纤放大器中的理论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3 周复明;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初探[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4 张荣霞;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比较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5 王建国;中学物理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徐志文;农村社区养老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洪阳;我国高职钢琴学科分层次教学可行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英;中学地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模式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罗发龙;英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贺妮娜;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31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831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d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