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初中生的考试成败归因特点与归因训练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8 02:09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归因理论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尤其是归因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方面的应用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归因理论的研究逐渐由以往的归因过程研究发展为对归因效果的研究,目前尤为重视归因训练对不良归因方式的转变意义,更加凸显归因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归因理论遵循认知影响行为的基本模式,强调不同的归因对行为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因而归因训练在广泛领域中的矫正应用就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以往的相关研究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一套有效的、可操作的归因训练程序,采用了问卷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选取的不同学习水平的初中生进行了归因方式和焦虑状态方面的广泛调查,探讨了不同学习水平和焦虑水平初中生的归因特点,包括由成败结果所引起的被试的归因倾向、期望以及不同情绪反应;在此基础上,选取归因不适当的高焦虑被试,按照随机的原则将他们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严格按照实验的训练程序对实验组进行归因训练,而对控制组不进行指导,为期近两个月的实验训练结束后,分析实验组与控制组在归因方式上的差异显著性,即归因训练程序的有效性并据此探查不同的归因倾向对被试焦虑水平的影响。 结果发现:(1)不同学习水平的...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1 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1.1 归因理论的历史发展
    1.2 学业与交往领域内的归因研究现状
    1.3 归因训练的相关研究
    1.4 问题的提出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假设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一
        2.1.1 被试
        2.1.2 材料
        2.1.3 程序
    2.2 研究二
        2.2.1 被试
        2.2.2 材料
        2.2.3 程序
3 结果
    3.1 研究一
        3.1.1 不同学习水平初中生的考试成败归因倾向
        3.1.2 不同焦虑水平初中生的考试成败归因倾向
    3.2 研究二
        3.2.1 归因训练后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成败归因倾向比较
        3.2.2 训练后实验组与控制组的焦虑水平比较
4 分析与讨论
    4.1 不同学习水平初中生的考试成败归因倾向
    4.2 不同焦虑水平初中生的考试成败归因倾向
    4.3 归因训练后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成败归因倾向比较分析
    4.4 训练后实验组与控制组的焦虑水平比较分析
5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焦虑者的归因模式研究[J]. 罗增让.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2]中小学生交往范围内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J]. 韩仁生.  心理科学. 2003(04)
[3]我国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特点与教育建议[J]. 韩仁生,王毓繤.  中国教育学刊. 2003(06)
[4]测验焦虑与因果归因[J]. 罗增让.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1)
[5]策略原因在归因模式中的作用试探[J]. 孙煜明,雨田.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01)
[6]中学生考前心理辅导实验研究[J]. 汪小琴,吕国新.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0(05)
[7]中学生考试失败结果的复合原因与责任判断的归因后果[J]. 孙煜明,雨田.  心理学探新. 2000(02)
[8]考试成败结果的复合原因、情感反应和行为决定试探[J]. 孙煜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4)
[9]中小学生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J]. 韩仁生.  心理学报. 1998(04)
[10]学习焦虑水平与成败归因倾向关系的研究[J]. 乔建中,朱晓红,孙煜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1)



本文编号:3523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523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6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