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农村语文教师的生命叙事
发布时间:2022-01-02 16:35
我国城乡教育差别很大,与城市教育的规范化和高质量相比,农村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学校设备以及学校内外环境等方面,都处于不利状态。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而农村教育既是其内容的组成部分,也是很好地进行农村建设的关键。在农村教育的众多问题中,教师问题最为迫切和根本。本文以叙事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一位农村语文教师的个人成长和职业生涯的关注,展示一位在岗农村教师的经历,以期引发对新时期农村教师培养的思考,探求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该论文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主要对研究的意义、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阐述,并总结了当前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农村教师个体进行研究,了解农村教师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和状态。 第二部分:对文中的基本概念作了解释,文中将农村界定为县和县以下的行政区域,把性别分为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把教师专业化视为一个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围绕胡老师的个人成长和教师职业生涯展开叙事,走进胡老师的教学和内心世界。通过叙事,了解胡老师的教学生涯发展过程,发现考试制度没有变更的情况下“新课程...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现状与创新
(五) 研究过程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一) 基本概念
1. 农村与农村教师
2. 性别、性别角色与性别角色刻板
3. 专业、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
(二) 教育叙事
1. 什么是教育叙事
2. 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
三、亲历叙事
(一) 叙事者的教育背景
(二) 叙事者的教学生涯
1. 叙事者的教学经历
2. 我亲历的语文课
3. 叙事者的成长见解及我心中的叙事者
(三) 师生心目中的彼此
1. 胡老师的困惑:好学生?
2.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班主任
3. 一视同仁做学生的好朋友
(四) 管理问题的思考
1. 人性化与科学化
2. 教师专业发展
3. 如何看待考试成绩
4. 教师如何做研究
5. 学校中的性别偏见
(1) 正视社会生活中的性别偏见
(2) 探寻性别偏见的根源
(3) 纠正生活中的性别偏见
四、结论
(一) 坚持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层次化和成长途径的多样化
(二) 教师要坚定自主发展信念,并成为研究者
(三) 社会各界要关注农村教师发展
(四) 树立正确的能力观、学生观和性别观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校本教研中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实践[J]. 晋银峰.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01)
[2]关于农村教师专业化的思考[J]. 刘飞燕. 甘肃农业. 2005(12)
[3]影响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因素与对策[J]. 王仕松,朱广荣. 琼州大学学报. 2005(03)
[4]教师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 王枬,王彦. 教育研究. 2005(02)
[5]近年来我国教师专业化研究综述[J]. 陈方. 中小学管理. 2005(02)
[6]论教师教育理念的发展[J]. 李振峰. 教育探索. 2005(02)
[7]“研究”对于中小学教师意味着什么[J]. 柳夕浪. 教育研究. 2005(01)
[8]农村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与思考[J]. 孙报武,孙应强. 安徽教育. 2004(12)
[9]贵州民族地区在职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个案研究[J]. 毕秀国. 数学教育学报. 2004(04)
[10]中小学教师与教育叙事研究[J]. 孙启民. 教育导刊. 2004(09)
本文编号:3564514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现状与创新
(五) 研究过程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一) 基本概念
1. 农村与农村教师
2. 性别、性别角色与性别角色刻板
3. 专业、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
(二) 教育叙事
1. 什么是教育叙事
2. 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
三、亲历叙事
(一) 叙事者的教育背景
(二) 叙事者的教学生涯
1. 叙事者的教学经历
2. 我亲历的语文课
3. 叙事者的成长见解及我心中的叙事者
(三) 师生心目中的彼此
1. 胡老师的困惑:好学生?
2.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班主任
3. 一视同仁做学生的好朋友
(四) 管理问题的思考
1. 人性化与科学化
2. 教师专业发展
3. 如何看待考试成绩
4. 教师如何做研究
5. 学校中的性别偏见
(1) 正视社会生活中的性别偏见
(2) 探寻性别偏见的根源
(3) 纠正生活中的性别偏见
四、结论
(一) 坚持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层次化和成长途径的多样化
(二) 教师要坚定自主发展信念,并成为研究者
(三) 社会各界要关注农村教师发展
(四) 树立正确的能力观、学生观和性别观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校本教研中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实践[J]. 晋银峰.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01)
[2]关于农村教师专业化的思考[J]. 刘飞燕. 甘肃农业. 2005(12)
[3]影响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因素与对策[J]. 王仕松,朱广荣. 琼州大学学报. 2005(03)
[4]教师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 王枬,王彦. 教育研究. 2005(02)
[5]近年来我国教师专业化研究综述[J]. 陈方. 中小学管理. 2005(02)
[6]论教师教育理念的发展[J]. 李振峰. 教育探索. 2005(02)
[7]“研究”对于中小学教师意味着什么[J]. 柳夕浪. 教育研究. 2005(01)
[8]农村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与思考[J]. 孙报武,孙应强. 安徽教育. 2004(12)
[9]贵州民族地区在职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个案研究[J]. 毕秀国. 数学教育学报. 2004(04)
[10]中小学教师与教育叙事研究[J]. 孙启民. 教育导刊. 2004(09)
本文编号:3564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564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