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指导大学生开放实验项目设立及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26 20:33
  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为例,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于认知结构学习思想、有意义学习思想和构建主义学习思想,提供具有逻辑性的学习材料,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心向和正确学习观念,激发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应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提供大量相关专业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软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开展实验项目,最终构建起学习者的知识体系。 

【文章来源】: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35(1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现代教育技术指导大学生开放实验项目设立及效果分析


图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手段指导开放实验项目设立2现代教育技术指导开放实验项目设立原则

统计图,模拟实验系统,声波测井


3.1实例1:开放实验项目“不同岩性的声波纵横波速度、相关关系及特征分析”该开放实验项目,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出发,设计了有意义的实验内容。通过这些设计,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习得新实验内容,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和更新,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该实验项目以学生在“测井方法与原理”课程中学习到的声波测井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为基础,基于实验室现有的砂岩、黄砂岩、灰岩和大理石等岩性的岩石体,利用实验室模拟井设备(见图2),测量相同条件下,不同岩石介质的纵波、横波速度规律以及各岩石介质横纵波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索总结不同岩石的声传播特性。通过实验,学生掌握了声波测井模拟系统的测量原理和操作步骤,分别对砂岩、黄砂岩、灰岩和大理石等进行研究,得出其纵波、横波波形特征,并用Excel作出源距与时间的关系图得到速度,然后建立纵横波速度的相关关系,分析纵横波特征的变化规律(见图3)。图2声波测井模拟实验系统实验室测定是获得岩石的纵横波速度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可靠的方法。学生通过该开放实验项目,与原有专业知识结合,今后可为声波测井解释等方面工作提供依据,也为解释储层岩性、物性及流体性质等提供参考。图3大理石纵横波波形特征、速度及相关关系3.2实例2:开放实验项目“深水水道地质数据库研发”该开放实验项目,从学生原有的沉积学知识出发,针对深水水道沉积体,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引导材料,即大量相关内容的中英文参考文献。通过翻译和阅读这些文献,在此基础上,对深水水道构型的地震资料进行分类,从地震属性切片、地震剖面的测量或者是构型参数统计图件等几类图片或者资料,采用数值化工具107实验技

统计图,纵横波波形,大理石,相关关系


到的声波测井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为基础,基于实验室现有的砂岩、黄砂岩、灰岩和大理石等岩性的岩石体,利用实验室模拟井设备(见图2),测量相同条件下,不同岩石介质的纵波、横波速度规律以及各岩石介质横纵波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索总结不同岩石的声传播特性。通过实验,学生掌握了声波测井模拟系统的测量原理和操作步骤,分别对砂岩、黄砂岩、灰岩和大理石等进行研究,得出其纵波、横波波形特征,并用Excel作出源距与时间的关系图得到速度,然后建立纵横波速度的相关关系,分析纵横波特征的变化规律(见图3)。图2声波测井模拟实验系统实验室测定是获得岩石的纵横波速度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可靠的方法。学生通过该开放实验项目,与原有专业知识结合,今后可为声波测井解释等方面工作提供依据,也为解释储层岩性、物性及流体性质等提供参考。图3大理石纵横波波形特征、速度及相关关系3.2实例2:开放实验项目“深水水道地质数据库研发”该开放实验项目,从学生原有的沉积学知识出发,针对深水水道沉积体,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引导材料,即大量相关内容的中英文参考文献。通过翻译和阅读这些文献,在此基础上,对深水水道构型的地震资料进行分类,从地震属性切片、地震剖面的测量或者是构型参数统计图件等几类图片或者资料,采用数值化工具107实验技术与管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综合性实验改革模式——以“岩石物理”实验课程为例[J]. 刘丽,赵晓明,邱春宁,王志恒.  中国地质教育. 2017(02)
[2]构建主义理论下的建筑学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改革建议[J]. 高玮,方涛.  安徽建筑. 2013(06)
[3]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优化研究[J]. 刘巍.  中国电化教育. 2013(10)
[4]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改革与实践[J]. 田红,常象春,刘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06)
[5]构建主义学习观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阳雨君.  教育教学论坛. 2013(17)
[6]浅谈班主任在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 赵晓明,廖明光,张哨楠.  中国地质教育. 2012(04)
[7]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J]. 蒋学清,丁研.  外语电化教学. 2012(06)
[8]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J]. 张浩,吴秀娟.  中国电化教育. 2012(10)
[9]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精品课程建设模式研究[J]. 田少煦,李陵,刘运祥.  中国电化教育. 2011(12)
[10]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J]. 王惠来.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博士论文
[1]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目标层次、影响因素与培养策略[D]. 杨宁.东北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 胡孝忠.安徽工程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11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611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4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